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19的博文

谈人生意义

人活着为了什么?这是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了。假如说只有一个问题值得人去思考,这个问题一定是关于人生意义的,其它问题都不过是对它的阐释和注解。可是,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人,由生到死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首先,这是因为理性并非人类的第一天性。人不是经过一番缜密思考,得出了人生的种种好处,才生而为人的。人的出生不是自己决定的,生长环境不是自己选择的。人的生存欲望是先天的本能,要饮食,要呼吸,要繁衍,和动物没什么两样。直到理性觉醒,对自身以及宇宙万物有了好奇心,有了思考的原动力,人才体现出高于动物的一面。人先是活着,其后才为活着找理由。然而,一个成年的、受过教育的文明人,绝不至于没有思考的能力,为什么仍有些人对人生问题漠不关心呢?因为人是群居生物,社会这个有机体已经为人做好了种种决定,使人陷入随波逐流的状态。社会人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品味喜好,无不受社会潮流的影响,极少有人能特立独行。在现代工业社会里,人彻底变成庞大机器中的微小零件,只要按着既定规划做机械运动就好了。在这种环境下,思考是不必要的,甚至是不被鼓励的。我不愿轻易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活着,我不希望在晚年时为虚度人生而悔恨,所以我一定要想清楚人生的意义,弄明白自己到底要怎样活着。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个问题有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确答案?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何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解答。我试着从宗教、道德、哲学和科学这四种最主流的途径来寻找答案。这四项彼此交织重叠,并不是互相独立的。我在这里是试图推己及人,覆盖所有的人群。放眼世界,八成以上的人是宗教信徒,宗教在信徒人生中占据主导地位。无宗教信仰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东亚文化圈,道德礼法取代了宗教信仰的作用。彻底的无神论者,则是以哲学与科学作为思想武器。 宗教为人生的所有问题提供了一劳永逸的解答。如果宗教是可信的,那么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已经抵达了终点。宗教种类繁多,无法一一详加探讨。粗略地概括一下,宗教都持有一种有神论的观点,相信有一个或多个超自然的存在,也即是神。神是完美无缺的,神是一切的原因。神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人生的意义就是按照神的意旨来生活,得到神的恩宠。宗教对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套具体的说法,有的宗教是简单的几个戒条,有的则对生活的诸多细节面面俱到,吃喝拉撒都要管。问题在于,宗教并不可信。我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不相信神

谈科学与实用主义

我们生活在科学时代。无论你对科学持有怎样的态度,都无法否认科学的威力。不用去想太深奥复杂的科学知识、太遥远的人造卫星和原子弹,就观察一下你的身边吧:化纤衣物、牙膏、防晒霜、止痛片、隐形眼镜、自来水、塑料袋、电视、计算机、智能手机、无线网络、冰箱、洗衣机、空调、汽车……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事物,在一百多年前、甚至短短几十年前都并不存在。甚至看似非人造的自然事物,比如说一颗水果,能送到你的手上也要靠农药、化肥、灌溉机器、冷藏、海陆空运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列强轮番入侵、殖民。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最严酷、最重大的转折点。与蛮族战斗时,即使败了总还保有文明的自尊,而这次连自信心都丢失了,经过漫长的岁月才重新崛起。科技发展决定了国家实力,「落后就要挨打」,经历过百年屈辱,中国人对此有着深刻认识。 科学的是非功过太难评说,在这篇文章里我无意探讨太宏大的命题。我感兴趣的是:科学与其它学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威力呢?科学方法是不是比其它学问的研究方法更正确呢? 看一看科学研究的步骤吧。首先是提出问题,这自不用多说;然后是观察现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接下来测试假说,根据测试结果来确认、修改或否定假说;如此循环,直到假说通过检验,成为一种科学理论。 科学方法的核心在于观测和检验。对于受过教育的现代人,这方法似乎是不言自明的。而实际上,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直到十六世纪才由伽利略引入到自然科学中。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无论东西方,理论先行才是主流。 有一个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典故:他认为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尽管他结了两次婚,却从没有想过去数一数自己的老婆到底有几颗牙。因为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家认为,真理是从理性思考中得来的,理论大于经验事实,不屑于去观察世界。基于同样的道理,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更快,却没想过要扔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试一试倒底哪个快。 王阳明曾经对着竹子冥思苦想七天七夜,不但没领悟出什么道理,反而着凉生了场病。经过这场失败,他开创了心学,强调「心即是理」,只要思考内心就能发现至高真理了。他没想过,是不是自己「格竹」的方法错了。要研究竹子,可以从很多方向着手:竹子如何生长?如何繁衍?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有多长的寿命?能长多高?有多少种类?什么颜色?有多硬?有多厚?有什么用途?一个种竹子的农民,论「学问」肯定比不上王阳明;

谈哲学问题

哲学向来是与普罗大众有距离的。即便是受过当今高等教育的人士,若非个人喜好或是工作学习中有相关需求,对哲学的了解恐怕也相当有限。我出于对知识的好奇,从小就对哲学有些兴趣,曾读过一些经典著作,大学时选修过哲学课程,算是有过一番肤浅的接触。可实事求是地讲,我从哲学中所得的困惑远多于解答,不敢说有多深的理解。 哲学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个人如何解释哲学的内涵取决于他的哲学观点。翻翻哲学史,物理、逻辑、政治、伦理都包含在内。古时的哲人贤者几乎都是十项全能,研究内容无所不包。我以为纯粹意义上的哲学就是研究(除去数学之外)仅凭理性思考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但凡是研究外物、需要用事实验证的,都另外自成一套学科。在这篇文章里我打算整理下自己的想法,讨论几个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哲学问题。 第一个问题:物质的存在 物质存在吗?乍看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物质当然存在。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看到它的颜色、形状,触摸到它的表面,我们由此确定它是存在的,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可是仔细想想,这看得见摸得着指的都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我们有了一些感官体验,而不是直接体会到一个物体的存在。事实上,我们默认了这些感官体验是由某个物体的存在而造成的:因为桌子存在,所以我们看见了桌子。这个默认的想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就像在科幻电影和思想实验中那样,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自身的所有感官体验都是虚假的模拟信号,自己其实生活在虚构的世界里。除了自我以外,其它所有一切可能都不真的存在。 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极端地肯定或否定物质存在的,有认为物质存在但精神才是本原、精神先于物质的,当然也有认为物质先于精神的。我认为物质存在,而且反对精神物质的二元论,在我看来精神也是一种物质。 我无法找到确信无疑的理由去证明物质的存在,同时也没有办法证明物质不存在。物质的存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信仰。一个简单的理由是,外部世界不以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我不能操纵太阳升降、不能让河水倒流。无论以何种形式,必然有我之外的存在。物质的存在为这一切提供了简单合理的解释,比充满假设非物质世界更加可信,所以我愿意接受物质的存在。 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先后,我能想象不包含精神的物质,却无法想象没有物质载体的精神(即使是纯粹抽象的概念,总要存在于人的脑海中或是记录于书本中。否则就如同一首没有被写出来的绝世好诗,说它存在有什

谈道德

群居动物为了集体的利益,需要约束个体的行为。动物是依靠本能来控制个体,比如激素、分泌物等生物信号;人类则是以宗教、道德、法律来制定行为的标准。 当今世界中多数人口是信奉宗教的,每种宗教都有一套行为规范。有的只提供了大致的原则,有的则对生活起居的细枝末节都有具体规定。我是无神论者,在我看来宗教并不是生活的可靠依据,这里就不多论述了。 道德同样提供了一套行为的准则,比宗教更贴近现实,更加尊重情理。道德是自然产生的,能在社会中广泛推行的道德必然符合了社会的需求。举例来讲,个体间不相互损害是集体稳定存在的前提。无论何种文明,最基本的道德戒条往往是相似的,比如不能伤人、不能盗窃、遵守信用等等。这些基本的原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道德戒条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有客观基础的。 但是并非所有道德准则都是合理的。比如今时今日仍广泛存在的对女性的压迫,在很多地区女性得不到教育,在家相夫教子才是她们的义务,追求个人自由反而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稍微涉猎人类学和民俗学后,我认为现存的道德至少在初始阶段是符合某一时期的社会现实的,比如男女间的不平等是由于男性在体力劳动上的生理优势。相对于社会的进步,道德的发展太缓慢了。甚至于,一旦某种道德观念成为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无论对错从此就再也难以根除。这样一来,必然会产生脱离现实的道德观。 即便是处于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中,道德能够持续地自我修正,道德作为行为准则仍有严重的缺点。这缺点就是并不存在一种普世的道德观。在一种道德体系下被判断为正确的行为,换到另外一种道德体系可能就被判定为错误,比如迄今仍有广泛争议的同性恋婚姻和堕胎。读一读伦理学的著作就会发现,哪怕是在实事求是、严谨求证的学者之间,很多重要的道德问题也无法达成共识。我越来越坚信,道德是一种主观意见,没有绝对正确一说。道德是达成某种社会效果的实践,要追求什么样的效果、要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些问题不仅复杂而且包含了众多的利益冲突。许多著名道德悖论,比如电车难题(要不要牺牲一个人来拯救五个人),根本没有正确答案,只有基于不同立场、原则的个人观点。 拿一把不准的尺子去测量,结果必然也不准。事实上,在现代文明社会中,道德已经让位给法律了,法律才是评判行为正误的公认标准。法律是纯粹人为制定的,力求公平公正、精准具体。与定义模糊的道德不同,法律的制定和

谈宗教信仰

人虽然自诩理性,所作所为却多是天性使然,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就拿宗教信仰这件事来讲,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长环境,而不是理性思考。一个人来自沙特阿拉伯,几乎可以确定是伊斯兰教徒;一个希腊人,十之八九是基督徒;换成是印度人,则多半会信仰印度教。我是中国汉族人,成为无神论者,也是很自然的事。 中国近两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虽有「儒教」的称呼和儒释道三教的说法,我不认为儒家是一门宗教。儒家思想讲的是道德伦理和治国方针,是一套切实可行、讲求实际的思想方法,对来世、鬼神根本不关心。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至多算是不可知论者。再有,宗教都有排他性,未曾听说有身属多教的。中国历朝历代独尊儒术,却不干扰信佛信道,这更证明了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思想深入国人骨髓,我天生的思想基调就是入世的。信不信神,于我来讲,从来不是要紧事。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主流正统思想变为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如果说儒家只是把鬼神之事置之一旁,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针锋相对,破除一切封建迷信。在我自小接受的思想教育中,连唯心主义都被坚决认定为错误,更不用提什么有神论了。 前面两点还只是大的思想背景,对我影响更直接的是长达二十年的现代科学教育。一切宗教都或多或少涉及超自然的内容,与我学习到的、工作生活中实践到的完全相抵触。宗教惯有的权威式的、不容置疑式的说法也与科学的怀疑、探索精神相违背。这更坚定了我无神论的理念。 以上种种,并不试图探讨对错,只是检明我思想的来源。中国的生长环境(主流思想和教育)使我成为了无神论者,假使我出生在沙特阿拉伯、希腊、印度,我的想法很可能会截然不同。只因为出生地点这种偶然的事情,就决定了自己一生的信仰,这不是非常荒谬可笑的吗? 信仰是精神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一个人的信仰决定了,或至少影响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人为何诞生,活着为了什么,人死后会怎样。正因为其重要性,我们要无比谨慎小心,不要误入歧途。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一生当中,哪怕一次也好,要质疑一下自己惯常的思维,审视自己思想的正误。这就像去医院体检一样,是明智而有益的。有人说不要质疑信仰,这种说法错的不能再错了。烈火出真金,如果信仰是正确的,自能抵得住所有质疑;如果发现是错误的,可以及时修正,亡羊补牢。 所以,我尝试抛开成见,仔细思考一下信仰问题。我要质疑自己的无神论观点,首先就是

私房电影十选

在这篇文章里,我打算聊一聊自己最喜欢的十部电影。我从小到大看过的电影足有上千部,要从中挑出十部来实在不是件容易事。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十部电影的名单变来变去,难以定夺。我能轻而易举地挑出另外十部电影来,无论是我对其喜爱程度还是电影自身素质都不遑多让。在最终定下的这份名单中,我尽量选择不同风格的影片,以便涵盖我的观影经历、总结我的电影喜好。因为内容题材大相径庭,难以比较电影之间的高低,下面按照上映时间排序。 《天堂电影院》(意大利,1988)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2009年元旦,那时我在上海读书。因为放假的缘故,上海本地的同学和老家较近的南方同学都回家了,宿舍里就剩下我一个人。由于寂寞无聊,我跑去网吧看电影,阴差阳错就看了这部《天堂电影院》。看到最后我泪流满面,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后来我把这部电影推荐给父亲,他对外国文化缺乏了解,而且勉强才能跟上字幕,同样也被感动到落泪。这部电影有超出文化隔膜、打动人心的地方,那就是对过往的怀念。无论是谁,多多少少都有怀旧的情结。哪怕再铁石心肠的人,想到童年的趣事、初恋的美好、亲人的关爱,心中总会涌上一股暖流。这部电影就成功地唤起了那份温暖。结尾主人公重回故里是画龙点睛之处,往日旧时光在今日重现。当最终看到老放映师留下的吻戏胶卷,伤感、喜悦、激动……无数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深深感到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天堂电影院》不单是一部好电影,更是送给电影的一首赞美诗。 《霸王别姬》(中国,1993) 《霸王别姬》是一部史诗电影,看完仿佛过了一辈子。在我看来,《霸王别姬》有三层好处:首先是精彩的故事,构成了电影的骨架,这主要要感谢原作者李碧华;再有是精彩的表演,生成了电影的血肉,尤为突出的自然是张国荣;最后是主题的升华与提炼,铸成了电影的灵魂,这是导演陈凯歌的功劳;此三者缺一不可。后来我读了原著小说,虽然故事够传奇,总觉得少了精气神,流于通俗;张国荣再才华横溢,也免不了被粗制滥造的港片暴殄天物;陈凯歌追求的宏大叙事一旦没了内容的支撑就变得空洞干瘪,他后来的作品素质节节下滑有目共睹。所以这是部享尽天时地利的电影,二十多年过去了,国内再也没能拍出第二部来。这部电影层次丰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角度。看完这部电影,最让我感概的就是命运无情,人生无常。面对历史的车轮、时代的巨浪,普通人就像小虫小虾,毫无反抗之力。经历过苦难的人,最要紧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警醒

我为什么写作

我为什么写作?古今中外众多作家对这个题目作出过精彩的论述。博尔赫斯的说法最美: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奥威尔的说法最清楚明白:为了表现自我,为了审美,为了记录历史,为了政治影响;王小波的说法最直截了当: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 以上的说法都很有道理,不过放在我身上都不太合适。我现在不是,将来也几乎不可能成为职业作家。在我看来作家是一种很糟糕的职业。职业的首要目的是提供稳定的收入,靠写作实现这一点太难了。就以国内来说,如果想要靠写作赚钱,比较靠谱的就是写企业文案、媒体宣传、营销广告、新闻报道。这些都是目的明确的实用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不是作者作得了主的。至于创意写作,能赚钱的主要是写剧本和网络小说,这两样都要迎合市场,赚的都是辛苦钱,而且赢家通吃,绝大多数也就混个温饱。放眼全中国,能以写作为生并且自由创作的恐怕顶多几百人。任何一种主流职业的收入、稳定性和发展前景都比写作好得多。即便是青春年少时,我也未曾认真想过要当作家,对我而言写作只是一项爱好。 当一件事仅仅被当成爱好,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单纯许多。回顾我的写作经历,最初动笔的缘由是喜好读书。就像爱听歌的人自己也喜欢唱上两句,读得多了自然就想要写。当我还在上小学时就常常写些小文章,读后感、游记之类的。升上初中后开始尝试写小说。写作通常是从模仿开始,那时我在读卡夫卡、博尔赫斯还有许多其他奇奇怪怪的后现代作家,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怪模怪样。高中时学业紧张,没有时间写作,只是偶尔在写周记时自由发挥一下。上大学后正好赶上社交网络的热潮,我时不时在网上写写日志、评论,在论坛发一些文章。出国留学后知乎流行起来了,我也用心写过些回答。 以上种种,同一辈里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人说现在是全民写作的时代,我很赞同这一说法。曾几何时,写作只属于少数人,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是件了不得的事。当今由于网络的普及,发表文章变得容易了。无论是论坛、社交网站、文学网站还是微博、博客、公众号,随便哪个平台都有成千上万的潜在读者,再不济也可以分享给自己的社交圈。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追求精神生活的余裕,变得更加关注自我,表达欲更强了。写作从一件罕有、严肃的事变成了日常行为,不再限定于特定人群。 我早期的写作都是随性的、缺少自觉的。这些写作都没有什么价值,

谈香港电影

在少年时代,我看的电影九成都是香港制造。当年很少去影院,看的电影要么是在电视上播的,要么是租的影碟。印象中香港电影的影碟封面夸张露骨,即便是巨星名导的作品也显得格调不高。小时和大人一起去租影碟,滿墙稀奇古怪的封面时不时给我造成一些不适。大概是旧电视和盗版影碟的过错,记忆中的香港老电影全都画面模糊,色彩失真。香港电影往往配有字幕,可是粤语字幕与国语对白各讲各的,有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香港电影的题材似乎总是功夫、枪战、搞笑、赌博、恐怖,同类影片总是充斥互相抄袭的雷同桥段。如此种种,即便在小时候我也意识到香港电影的粗糙,与《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等好莱坞大片不可同日而语。话虽如此,形式粗糙的香港电影曾为我带来无数的快乐。自从《无间道》开始,香港电影越来越精致了,可是反倒失去了当年的趣味。总听人说现在的香港电影没有港味了,我也深有同感。至于港味到底是什么,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我之前读过一本《香港电影的秘密》,其作者大卫·波德维尔是位著名电影理论家,详尽地探讨了香港电影在导演、剧本、摄影等方面的技术特点。我对专业技术所知寥寥,只谈谈作为普通影迷的感受。 说起香港电影的特色,我首先想到的是功夫片。中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在小说、戏剧、影视、动漫等诸多艺术形式中都有体现。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国便开始拍摄武侠电影,香港五六十年代的黄飞鸿电影红极一时。我所看过的最早的武术题材电影则是李小龙七十年代拍摄的四部半功夫片。这几部电影情节简单,无非是正邪对抗,精彩之处全在于李小龙的功夫表演。李小龙采用远镜头,动作看得清清楚楚,这点极其令我欣赏。功夫片就是要看硬功夫,那些镜头切得花里胡哨的都有投机取巧之嫌。李小龙的动作迅猛简洁,在快速急促的进攻后往往加入一段停顿,制造动静对比,更加强化动作的魄力。这些动作场面虽然没有台词,但是依然富有戏剧性的起承转合,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开始时的受挫,中途激烈的对攻,后期形势的转折,最终大获全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猛龙过江》结尾在罗马斗兽场的决斗。紧随其后的成龙则是在动作中加入了喜剧要素。比起战无不胜的李小龙,成龙的形象更加亲民,他在电影中总是要经历辛苦和狼狈,最终获得来之不易的胜利。成龙的打斗往往发生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他会利用身边的道具,与环境互动,实现花样百出的动作场面。比如《A计划》中精彩的自行车巷战,还有《醉拳2》中钢铁厂的乱斗。另一位功夫巨星

阿姆斯特丹游记

一九年十月,我因为公务去了阿姆斯特丹。这是我第一次造访此地,所以工作结束后请假在城里逛了几天。去之前担心天气寒冷,特意准备了厚外套。抵达后发现虽然气温不高,但是空气湿润,并不觉得特别冷。比较恼人的是阴雨天气,一星期都没见过太阳。 阿姆斯特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国际化。出了机场我先后搭乘火车和地铁去旅馆,所有售票机都支持荷德英法四种语言。当地人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游客不必担心语言不通。走在街上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面孔,亚洲人不在少数。我在市中心找到了一家不错粤菜馆,甚至还在闹市中发现一座中国庙。尽管现今大都市多半如此,阿姆斯特丹在国际化上仍可算是名列前茅。 在城市风貌上,最有特色的自然就是运河了。阿姆斯特丹市区面积不大,景点集中,最适合步行。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走上十分钟必能见到河,见到桥。我是中国北方来客,这种水城景色对我来讲颇为新鲜惬意。 到了夜晚,河边一间间酒吧人满为患,比白天还热闹。荷兰人痴迷啤酒,四处可见喜力啤酒的招牌。此外最显眼的就是红灯区了,情色橱窗大大方方地分布在酒吧、饭店之间。食色性也,这正是阿姆斯特丹自由开放的代表。 我在阿姆斯特丹逛了数间博物馆,最令我感兴趣的不是《夜巡》《向日葵》等世界名画,反而是国立博物馆中日本出岛的模型。江户时代日本闭关锁国,西方国家中只有荷兰获允在日经商,出岛就是荷商馆所在地。这一小小的通往西方的窗口,为日本带来了西方文化。当时日本称西方学术为兰学,更有专门学习兰学的学生。中国和日本一样经历过闭关锁国及西方文明的冲击,结果却大不相同,兰学或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经过这次游览,我对荷兰黄金时代、荷日交流史都起了兴趣。 总之这次旅游比较有趣,稍令我遗憾的是当地饮食。中国人天性爱吃,我去任何地方都要尝尝当地特色,可惜荷兰饮食实在乏善可陈。比较有名的是豪达奶酪和荷兰华夫饼,这两样去超市就买得到,不必去荷兰吃。勉强算是值得去当地尝鲜的,只有街边油炸小吃和生鲱鱼,味道也就普通。好在阿姆斯特丹各国餐馆齐全,总有一款吃得惯。

谈港剧

说起电视剧,我平时看得最多的是美剧,偶尔也看些日剧、韩剧和英剧。至于香港电视剧,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了。可是回想年少时,能让我废寝忘食地守在电视机前的都是港剧啊。 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香港情结。八九十年代时,大陆刚开始改革开放,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流行文化总是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那时正是大陆与香港经济差距最大的时候,香港的流行文化自然像洪水一般涌入。金庸小说、双周一成、四大天王、TVB电视剧都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艺术水准姑且不论,单就娱乐性来讲,当年的香港电视剧完胜国产大陆剧。当国产影视还找不准定位的时候,香港早就建立起了完善的娱乐产业,影视制作、人才培养、宣传造势一应俱全。港剧分类清晰,精准针对目标观众,尤其擅长豪门剧、武侠剧、刑侦剧和职业剧。与同期的国产剧相比较,港剧中有时髦的人物、精彩的情节、激烈的动作、缠绵的爱情,难怪我当年会沉迷其中。 小时最爱看的是武侠剧。TVB把金庸每部小说都反复拍了数次,九十年代的版本构成了我对金庸的最初记忆。我看的第一部金庸剧是古天乐、李若彤版的《神雕侠侣》,当时我还在上小学。每晚等到新闻联播结束后看上一集《神雕侠侣》成了我珍贵的童年回忆。直到现在《神雕侠侣》也是我最喜欢的金庸作品。接下来看的是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记得当时是春节期间,地方电视台三集连播,每天尽情看个痛快。吕颂贤版《笑傲江湖》和陈小春版《鹿鼎记》都是零零散散偶尔看几集,印象就比较浅了。吴启华版的《倚天屠龙记》播出较晚,当时我已经快上初中了,几乎没有完整看完过,我比较偏好马景涛版。除此之外,改编自古龙小说的《香帅传奇》《圆月弯刀》也给我留下一些印象。不过由于古龙小说风格独特,影视改编都对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质量无法与金庸剧相比。 客观来说,TVB当年的武侠剧在制作上有很多不足。当时的电视剧普遍经费紧缺,布景寒酸。金庸小说波澜壮阔,场景横阔大江南北,而TVB硬生生把每一部都拍成了室内剧。TVB编剧词汇之贫乏也常被人取笑,《神雕侠侣》里古天乐张嘴闭嘴都是「混帐」「岂有此理」,令人哭笑不得。TVB武侠剧的背景音乐也很单调,多部电视剧反复重用那几首日本曲子。尽管如此,TVB拍出来的武侠剧却更有武侠味。后来大陆翻拍的数版金庸剧在投资上不知翻了多少倍,结果却不如人意。 依我看来,香港武侠剧的长处有两个方面: 一是武侠文化积淀

谈日剧

和电影相比,电视剧受成本的限制,制作水准要逊色不少。可是电视剧自有一番独特的魅力。电视剧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是篇幅长,能叙述一个更漫长、更复杂的故事。与篇幅相伴而来的是风格上的差异。电影要在短时间内吸引住观众,内容必然更加精炼,戏剧冲突更强烈。电视剧则可以减慢节奏,内容更加生活化。就拿我在网飞上的观看记录来说,我花在电视剧上的时间远超出电影。有时忙碌了一天,晚上实在没有精力去消化一部内容激烈的电影了,这时就更倾向于看电视剧。一集集看下来,那些熟悉的角色们好似一群老友,给我一种舒心感。 我平时看剧以美剧居多,其次则是日剧。美剧制作精良,近年来愈发接近于电影。相比之下日剧的卖相稀松平常,演员的表演也常令人一言难尽,但在「舒心感」上却做的更好。具体缘由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许是我对东亚文化的偏爱吧。美剧拍的再好,始终拍不出亚洲人细腻的小心思。 我看过的日剧不算太多,就我有限的经验来讲,我觉得日剧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是大量的刑侦题材电视剧。刑侦题材在世界各地都是热门,在日本尤甚。日本推理小说发达,名家辈出,自然为电视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二是漫画改编电视剧。日本漫画的影响力就不用多说了,我自己就是一个漫画迷。漫画常有夸张的喜剧表达方式,这一点在改编为电视剧之后也保留了下来,导致日剧在情节、表演上也常有夸张的倾向。 三是细腻的情感描绘。要论感受力的细致入微,恐怕没有比得过日本人的。这份内心的敏感用影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别有一番精致的趣味。 四是对小众文化、边缘人群的关注。日本享受了多年的富裕,有追求精神需求的余裕,可以凭着兴趣去尝试稀奇古怪的事物。这使得日本文化千奇百怪,对于影视作品自然也就更开放包容。 下面说说自己比较喜欢的几部日剧。 首先想要谈的是2003版的《白色巨塔》。这是我看过的所有日剧里水平最高的一部,无论从哪方面来评判都是部杰出的作品。原著小说我未曾拜读,听闻是日本当代文学名作,曾数次改编为影视剧,想必是水准极好的。有了小说的坚实基础,这部电视剧结构严谨,叙事有条不紊。《白色巨塔》揭露的医疗体制的扭曲腐败,放在当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仔细深究一下,其中对于权力与欲望的探讨超出了对现实的简单批判,拥有动人心魄的力量。本剧主要角色都是由资深优秀演员饰演,日本演艺界的中流砥柱齐聚一堂。演技尤为令我赞叹的是饰演外科教授的石坂浩二,演

谈美剧(三)

出国之后,生活变得忙碌起来。加上之前看的太多,我对美剧的兴趣逐渐变淡。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说现在是美剧的黄金时代也不为过。Netflix崛起,展开新的一波原创剧热潮。凯文·史派西、马修·麦康纳这样的好莱坞顶级巨星居然也开始演起电视剧来。可是真正能激起我兴趣的剧集却越来越少。 《真探》第一季是近几年罕有的给我惊艳之感的美剧。表面上看是司空见惯的凶杀刑侦题材,实质上却别具一格,带有克苏鲁神话的风味。不断交叉闪回的跳跃式叙事和两位主演令人赞叹的表演造成一种奇特的氛围,虽然没有直接呈现恐怖的画面,却给观众梦魇般的压力。看整部剧的过程像是在黑暗阴森、泥泞潮湿的隧道中前行,最终走到了洒满月光的宁静田野。第二季是与第一季无关的新故事,风格相似,主创人员也没有变更,却因为几个主角的蹩脚演出变得十分别扭、不堪卒视,每场戏都透着尴尬。这种风格极强的作品,一旦某个环节失误就容易破功,悲剧变闹剧,文艺变做作。 《纸牌屋》是一部阵容强大,非常博人眼球的电视剧。由于紧贴政治时事,影射现实,经常引起热议。可是打从一开始我就不太喜欢这部剧,因为这部剧用力过猛,不知节制,品味不够上乘。集集有爆点,集集有悬念,结果就是剧情失控,支离破碎,到最后主人公从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变成贪婪短视的无赖流氓。受凯文·史派西性丑闻的影响,男主角缺席最后一季,结尾简直不知所云。 另一部近来爆红的新剧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那就是《怪奇物语》。《怪奇物语》整部剧没有任何新颖原创的部分,整个就是俗套大合集,说是八十年代科幻片的翻拍版都不为过。可是这样一部剧居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说明当下的年轻观众对老桥段不了解,或许根本没看过旧作,自然也就不会觉得俗套。潮流发展循环,我似乎已经不再属于年轻观众群了。 比起这些新剧,给我印象更深反而是早些年一些偏冷门的老剧,像是《废柴联盟》和《路易》。《废柴联盟》是带有后设风格的喜剧,充满各种典故,戏仿影视套路,可以说观剧经验越丰富越能从中得到乐趣。里面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比如整集变成动画,更是给人天马行空之感。《废柴联盟》的主创后来去拍动画《瑞克与莫蒂》,得益于动画在形式上的无所限制,更加放飞想象力,成就了一部当代动画经典。《路易》可以说是路易CK脱口秀的真人版,把脱口秀中的段子用电视剧的形式演绎出来,充分展现路易CK的独特幽默感。有时像是喜剧,有时又似乎是写实生活剧,偶尔又温情

谈美剧(二)

吐槽完了《迷失》,接着谈我大学时的追剧经历。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就是有线台。虽然我也有看《傲骨贤妻》《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欢乐合唱团》这些公共台节目,但我看的最多、评价最高的几乎都是有线台自制的电视剧。美国的有线电视台,比如HBO、Showtime、AMC等等,都是收费观看的,靠优质节目吸引观众订阅。有线台的电视剧往往制作精良,而且限制更少,色情暴力无所顾忌,有更大的创作自由。美剧的观看经验多了,最后都会倾向于有线台。 首先是HBO。我看的第一部HBO出品的电视剧应该是《兄弟连》。不过这部是英美合拍,又是名导执导,并不是很有HBO特色,我是把它当成十个小时的电影来看的。随后看了《罗马》,这部历史剧是以戏说为主,战争场面一带而过,主要情节集中于阴谋和艳情。这样说似乎显得格调不高,但是由于精良的制作和出色的表演,整部戏是非常精彩的。 以上两部都比较短,真正体现HBO风格的是长篇剧集,《欲望都市》《六尺之下》《黑道家族》《火线》《权利的游戏》等等。 《欲望都市》采用女性视角,大胆直接地讨论都市生活中的情感问题,有时立意工整到像命题作文,把婚恋的方方面面都探讨一遍,巧妙地利用不同性格的主角来阐述多样的观点。这部电视剧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观念,由此可以理解到影视作品确实会对现实生活造成影响。 《六尺之下》选择了殡仪馆从业人员作为主角,切入点十分独特,主题却是很有现实感的,那就是中产阶级的精神空虚、家庭成员间的疏离隔膜。这种第一世界的烦恼我并没有多少切实感受,虽然拍的很好,人物心理描绘细致入微,我却无法投入,看完了只觉得压抑难受。 我一直持有一种观点,对一部作品的喜爱程度未必与作品本身的质量正相关。我乐于承认,很多艺术水准较低的作品给我带来不少娱乐,而技艺高超的作品却可能由于内容、主题的缘故让我难以欣赏。比方说我对黑帮题材不感冒,连马丁·斯科塞斯这样著名导演拍的黑帮电影都不大看得下去,《黑道家族》这种篇幅的电视剧就更让我吃不消了。虽然不得不承认《黑道家族》的剧本、表演都非常出色,我勉强看了三季就停下来了。 从纯粹艺术的角度,《火线》是几乎算是最令我叹服的一部美剧,可是看完两季之后就弃剧不看了。《火线》的好处在于反戏剧化,籍此强化作品的真实感。前面聊《迷失》的时候提到过,美剧拍的太精致了,太刻意了,故事的每一处高低起伏都是精心安排过的,把故事的吸

谈美剧(一)

好莱坞电影已经占领全球好久了,而美剧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恐怕只是最近十来年的事,起码在中国是这样的。没有人会不偏好自己熟悉的文化,尤其是影视这种通俗文化,喜欢国产是很自然的事。美国电影那么成功,主要还是靠技术的领先,硬生生把各国本地电影打垮了。那些电子特效横飞、投资动辄过亿的巨型商业片,只有美国能拍的出来。但是长久以来,美国电视剧并没有这样突出的优势。电视剧成本低,工期短,与精益求精的电影走的是不同的路线。受文化限制,同时又没有技术上的特殊优势,外国电视剧难以在本土成为主流。在我上高中之前,我对外国电视剧了解甚少,顶多知道一些日韩爱情剧,美剧就更别提了。一方面是电视台不引进,另一方面也是我个人对此没什么兴趣。同样是拍些家长里短、爱恨纠葛,干嘛要看外国人拍的呢。 2006年的时候,一部美剧改变了我的想法,那就是《越狱》。当时《越狱》第一季刚播完,所以时间记得非常清楚。这部美剧的剧情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耳熟能详了,主角是兄弟两人,哥哥遭人陷害锒铛入狱,弟弟以身涉险故意被抓进同一所监狱,然后双双越狱。打从一开始,《越狱》就设下非常大的悬念。哥哥被判死刑,每一集都是向死亡倒数,让观众纠结兄弟二人到底能不能及时越狱。监狱里乌烟瘴气,聚集了各色妖魔鬼怪,弟弟要在各势力夹缝中寻求生路。各自心怀鬼胎的囚犯想要一同越狱,中间更是有无数的戏剧冲突,每集都高潮迭起。哥哥遭陷害的原因是典型的阴谋论,跨国大公司暗地里操控政局云云。这些情节现在来看很俗套,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很新鲜的。总之是一部题材好、有爆点的优秀电视剧。 第一集刚开始的时候,我就看到弟弟故意抢银行被抓的情节,当时真的很惊讶,没想到电视剧居然能设计出这种的电影般的情节、拍出电影般的质感。所以我对美剧的第一印象就是像电影。其实说穿了,除了长度和放映方式,电影和电视剧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对电视剧的刻板印象,甚至一直觉得凭借一个镜头就能判断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主要是因为电视剧投资低、制作质量差。如果电视剧也能获得高投资,绝对能拉近与电影的差距。 除此以外,《越狱》还为我普及了美剧的制作与播映方式。美剧通常每周播放一集,边拍边播。根据收视率的高低变化,制作方会随即调整剧情走向。而国产剧通常是用几个月拍完全剧,然后卖给电视台,一口气从头播到尾。要是单纯从作品质量考虑,还是全拍完再上映更有利于整体上的把控。美剧边拍边播是为了控制风险

我的宅男生涯:完结篇(下)

东西宅男文化差异 同样是围绕动漫游戏产生的亚文化,东西宅男文化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并非同一群体。东方是以日本为主,中韩的动漫游戏大都是模仿日本;西方则是以北美为主,其次是欧洲。东方文化彼此相通,加上从小耳濡目染,我自然偏好日本风格。我两次三番地尝试欧美作品,但始终有水土不服之感,总是有一层隔膜。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环境下独立发展,最终居然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文化课题。 拿漫画来说,即便是缺乏经验的人,也能一眼看出日本漫画与美国漫画的不同。日本漫画多是黑白,美国漫画则是彩色;日本漫画有符号化的表情和夸张的人体比例,美国漫画则偏写实;日本漫画用分镜和速度线烘托动感,美国漫画则比较静态;日本漫画是由创作者掌控,整部作品剧情连贯风格统一,美国漫画则是铁打的题材流水的画家,情节、画风变来变去;日本漫画更像是长篇小说,定期连载,然后集结出版,美国漫画则更像是集体创作的短篇集,出版情况复杂零碎。以上是粗略的概括,虽有例外,大体上没错。对我个人而言,日本漫画最大的长处就是像长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像电视剧),能完成结构严谨、篇幅宏大的叙事。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漫画能几乎原封不动地改编成动画、真人电视剧的原因。再有一个突出的长处是题材广泛,没有任何创作限制。漫画在日本的普及程度是任何其它国家无可企及的,从幼儿园小朋友到日本首相全都看漫画。因为受众如此之广,美食、历史、民俗……什么都可画进漫画里。在日本,漫画是主流的艺术创作形式,自然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日本动画多是改编于漫画,前面的观点放在动画上依然成立。日本动画的年龄层跨度高,尤其是在大屏幕上,既有《口袋妖怪》《数码宝贝》这种低龄向作品,也有《攻壳机动队》《阿基拉》这样面向成人的作品。美国动画,尤其是电影版动画,则以合家欢乐为主,幽默要素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点是,日本动画长期以2D为主,美国动画则早已由2D转向3D。在皮克斯、迪斯尼、梦工厂清一水地制作3D动画时,吉卜力还在用传统的手绘。在我看来,2D和3D无法互相取代,同时共存是最好的结果。 在游戏方面,刨除掉表层美术风格的差异,更本质的区别在于设计理念的不同。日本游戏重视游戏性,设计游戏是从玩法出发。任天堂正是游戏设计的典范,每款游戏都能看出制作人的思路。比如《超级马里奥兄弟》,就是以跳跃为核心,用敌人安排和地形障碍来增添难度,在需要观察探索和考验特殊操作

我的宅男生涯:完结篇(上)

这篇探讨些杂七杂八的内容,没有一定顺序,想到什么写什么。 动漫游戏是不是艺术 动漫游戏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常被大众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纯粹的娱乐,缺乏主流认可。由于这种贬低,爱好者们总是想证明动漫游戏的价值,常常围绕动漫游戏是不是艺术展开争论。这种讨论的潜台词是,艺术是有价值的,如果动漫游戏是艺术,那么动漫游戏就有价值。这种观点把艺术看得太高尚了,我认为一样事物只要有主观的、创造性的要素就能被称为艺术,没理由把艺术限制在某几种「高雅」的形式中。说动漫游戏不是艺术的人,往往举出几个粗制滥造的动漫游戏,然后声称这不过是工业品罢了。实际上,质量差只能说明艺术价值低,并不能借此否认一样事物是艺术。 动画与真人出演的影视作品在本质上是一回事,漫画是绘画与文学这两种艺术的结合,动漫是艺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电子游戏的情况则比较复杂。现代电子游戏种类繁多,除了都是带有互动要素的电子软件,彼此之间相去甚远。有的游戏纯粹是对现实的模拟,如运动、赛车游戏;有的是实体游戏的数字化,如电子版的棋牌游戏;有的游戏是让玩家发挥创意的工具,如《我的世界》。这些游戏虽然都会有艺术包装(画面与音效),主旨却与艺术天差地别,非要说是艺术实在太勉强了。在游戏中,玩家是核心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如果说游戏是艺术,有时甚至无法辨别玩家和制作人谁才是艺术创作者。一些被公认为艺术的游戏,比如《风之旅人》,是借由限制玩家的行动来实现制作人的艺术表达,比起游戏更像是电影。牺牲游戏的互动特性去向艺术靠拢,这注定是一条狭小的分支而不是游戏的主流。 游戏并不需要靠委身艺术来证明自身的价值。游戏是人类更本质的需求,甚至可以反过来说艺术其实是一种游戏。人类天生有娱乐的需求,借由数字化的形式,电子游戏摆脱了物理世界的限制,可以将运动、艺术、科学都融入其中,提供无限样式的娱乐。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对游戏的定义还是太狭隘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我想电子游戏会更加广泛地融入到人类社会中。 谈盗版 盗版是一种偷窃行为,在道德层面上、法律层面上都是错误的。小时候力不从心;成人后经济条件、消费环境得到改善,我全力支持正版。但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我对盗版行为是比较宽容的,偶尔使用盗版也并不会多么良心不安: 一,没有正版消费途径,盗版是唯一选项。比如说,我国市场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混乱封闭,根本没有渠道去购买正版动

我的宅男生涯:游戏篇(三)

接下来的几年,都是2011年的延续。我顺理成章地买了更多游戏机,玩了更多游戏。喜欢的游戏我就深入地玩遍全系列,比如前后玩了十来款《最终幻想》;感兴趣的类型就把相关的代表作都玩一玩,比如喜欢上RPG后很自然地就去玩《勇者斗恶龙》《超时空之轮》等等。下面就不一一详述,只挑几个关键的地方讲一讲。 2012年暑假我玩了英文版的《女神异闻录3携带版》。在这之前我已经把PSP上感兴趣并且有汉化的游戏玩的差不多了,开始找一些英文版的游戏来玩。因为RPG很长,文字量又特别大,玩英文版比较累,所以开始时只是想随便玩玩,不一定要打通。没想到玩起来一发不可收拾,一周时间就通关了。这是我第一次打通全英文的RPG,让我对自己的英文更有信心,间接导致后来买了美版的3DS,那就是后话了。《女神异闻录3》的设计很独特,把RPG和GAL两种游戏结合起来。白天是恋爱冒险游戏,搞各种校园活动、交友谈恋爱;晚上则是正统的RPG,走迷宫打怪兽。恋爱冒险部分推进人际关系,就可以在RPG部分获得更多经验,从而将两者结合起来。把两种不同的游戏类型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新鲜的想法,玩起来别有一番风味。3代是初次尝试,两者的结合还有些不自然,之后玩的《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和《女神异闻录5》愈发完善,浑然一体。我喜欢《女神异闻录》系列,首先当然是因为游戏素质高,战斗系统基于女神转生系列多年的经验积累,剧情、人设等方面也非常出色,改编成动画后也大热。更重要的理由是《女神异闻录》达成了我对青春美好的幻想。我的青年时代都忙于学业,每天就是学习、作业、考试,没有什么美好的回忆。《女神异闻录》让我在虚拟世界中重新体验校园生活,与朋友玩闹、参加社团活动、搞学园祭、温泉旅行……全都是我向往却不曾体验过的事情。《女神异闻录》的流程非常长,四五两代我都玩了近百小时,多半时间都花在日常部分了,这份漫长使得学院生活的戏份更加细腻真实。因为击中了我内心柔软的部分,《女神异闻录》是我难以忘怀的作品。 2013年我玩了3DS上的《动物之森》。这款游戏非常奇特,难以归类,大概可以说是《牧场物语》和《模拟人生》的结合体吧。我玩之前并不十分期待,只是出于对任天堂游戏素质的信任买回来试试看,没想到一气玩了一百来小时。游戏内容轻松可爱,就是建房子、买衣服,和小动物聊聊天,和其他玩家联机玩玩捕虫、钓鱼小游戏什么的,没想到却很上瘾。细想一下,电子游戏的主流

我的宅男生涯:游戏篇(二)

搬到郊区以后,出行不方便,生活就是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购物都靠淘宝,有时两三个月都不出一次校门。整天宅在学校,总归要找点乐子。那时我对动漫已经很有些腻味了,看书看电影看美剧也都早已沦为日常惯例,没有什么激情。新室友教会了我玩Dota,从此Dota成了定期的宿舍活动,几乎每晚必玩。Dota以及同类型的《英雄联盟》《王者荣耀》都是现今最红火、最主流的游戏,没有什么介绍的必要了。游戏的主流趋势不断更新发展,Dota的成功大概就在于符合了当下的生活节奏吧,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打完一局,操作相对简单,团队合作适于社交。我的Dota技术很一般,痴迷了几个月之后就秉持「小玩怡情,大玩伤身」的态度只是偶尔玩一玩,之后跟朋友们的水平差距就更大了。要说Dota对我最大的影响,其实是养成了玩游戏的习惯,每天安排一两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为我接下来的游戏历程做了铺垫。 我曾经常去一个名为「漫游酷论坛」的动漫论坛,后来不止为何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登陆,我就转战到著名的S1论坛「Stage1st」。这个论坛包括了号称「华语第三」动漫论坛,实际上却是以游戏论坛起家的。我时不时去游戏论坛逛逛,看看网友们讨论些我闻所未闻的游戏,居然产生了兴趣。那时是2011年左右,正值第七世代主机(PS3/XB360/Wii)的末期,3DS刚刚发售、由于高售价和大地震举步维艰,PSP回光返照成了日式游戏最后的阵地,论坛里每天都吵到天昏地暗。 再有一件事是我在图书馆发现了大量游戏杂志,《家用机游戏技术》《电子游戏软件》和《大众软件》等等,看到那些绚丽的游戏截图,更加刺激了我的好奇心。 虽然兴趣来了,却苦于没有游戏设备,只能望梅止渴。恰巧我换了新手机,装了个GBA模拟器,用老游戏来填补一下饥渴。前面提到过,我早在上初中时就玩过GBA游戏了,对其并不陌生。这次再续前缘,不同之处是几乎所有主流游戏都已经被汉化,能玩上中文版的游戏,终于能看懂剧情了。加上我逛论坛、看杂志提升了游戏知识,挑选游戏也更加得心应手,玩的全是经典佳作。GBA的机能不高,却也有独特的优势,它是最后一款以2D游戏为主的主机,涌现了众多优秀的2D动作游戏、策略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SFC的延续。 重新接触GBA,我最早玩的就是《火焰之纹章:封印之剑》。这类SRPG游戏,我过去是有玩过一些的,比如MD上的《水浒传》和GBA上的《火影忍者

我的宅男生涯:游戏篇(一)

游戏与动画、漫画并列,可谓是宅文化里的御三家。以我的经验,真正三者兼修的恐怕不多。因为动漫互相改编的缘故,动画爱好者与漫画爱好者基本上是同一群人,而游戏爱好者则是另外的一个圈子。我当年痴迷动漫的时候很少玩电子游戏,身边痴迷电脑游戏的朋友则很少看动漫。除了都是年轻人的热门爱好这一点,动漫与游戏之间的共同之处其实没那么多。与看动漫时来者不拒的态度不同,由于游戏内部门类的差异性太大,我所喜欢的只是其中特定的几种。回顾我的游戏经历,能清楚地看出我的游戏偏好。 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电子游戏,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最早玩的是什么了,十有八九是《超级马里奥》或者《坦克大战》。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游戏机,都是去亲戚朋友家玩,有什么就玩什么。那时国内还在流行山寨版任天堂FC,玩的最多的都是FC游戏,《魂斗罗》《双截龙》《热血物语》什么的。此外还流行过带游戏功能的VCD影碟机,可以玩世嘉MD游戏,印象最深的是《街头霸王II》《腐尸之屋》《火枪英雄》和《魔王连狮子》。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买了台学习机(其实就是山寨FC),可那时已经是2000年前后,FC游戏看上去太过时了,刚开始的兴奋劲过去后就不怎么玩了。 升到初中后家里买了电脑。我对电脑游戏几乎一无所知,阴差阳错买了张几百合一的游戏光碟,里面都是些用模拟器玩的街机、家用主机游戏。一开始我热衷于街机游戏,尤其是格斗游戏,如《拳皇》和《侍魂》。不过我的格斗游戏水平很差,只是喜欢动漫风格的漂亮人物罢了。《合金弹头》也是我当时非常喜欢的游戏,其细节之丰富现在看来都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街机游戏比FC游戏画面更好,系统更复杂,但游戏设计大体上都是同一个路数。真正刷新我对游戏认知的是《恶魔城:白夜协奏曲》。之前我玩的FC、MD游戏都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段时间发行的,而这部是2002年在GBA平台发行的,这是我第一次玩到同时代的家用机游戏。GBA是小屏掌机,分辨率很低,游戏图像放大到电脑屏幕上模模糊糊的。加上《白夜协奏曲》画面风格阴暗凄凉,看起来实在不怎么样。恶魔城本来以音乐华美著称,这一代偏偏搞起了电子乐,受GBA机能限制不能充分表现电子音色,听起来相当诡异。而且那时玩的是日文版,不懂日文的我根本看不懂剧情。在种种负面条件下,这款游戏依然吸引我玩下去,全是因为出色的游戏设计。这款游戏乍看上去是普通的2D动作游戏,跟《忍者龙剑传》什么的差

我的宅男生涯:漫画篇(五)

惊悚悬疑也是我很中意的类型,尤为喜欢的两位漫画家是浦泽直树和福本伸行。 浦泽直树在我看来是学霸型的人物,有天分肯用功,画功、分镜、编剧各方面都是一流水准。他的作品画面精细,产量又高,令人不得不惊叹其过人的精力。我最早看的是《怪物》。那时我才刚刚接触青年漫画,遇到这样风格硬派的惊悚漫画,当真吃了一惊。《怪物》中的悬念设置、气氛烘托都做的极好,让人欲罢不能,几乎可以与《沉默的羔羊》这类悬疑名作相媲美。可惜有虎头蛇尾之嫌,结局虽然勉强算是把故事圆上了,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悬疑作品就是这样,通过技巧吊观众/读者的胃口是比较容易的,想创作出令人满意的结尾则无比困难。之后陆续看了《二十世纪少年》、《布鲁图》和《蝙蝠比利》,烂尾的毛病越来越严重,都是开头惊为天人、结尾一言难尽,使我对浦泽直树评价一路下滑。究其原因,作为一个创作者,浦泽直树很聪明很努力,个性却嫌不足,匠气大过天分。尽管如此,单从技术来讲,浦泽直树仍无愧为一代名家。 福本伸行是剑走偏锋的人物。随便翻开他的一本漫画,看到那好像用三角尺画出来的丑陋人物,蹩脚的画功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种画功都能成名成家,自然是在剧情方面有过人之处。福本伸行真的是在赌博题材上很有想法,总能设计出一些奇奇怪怪有趣的赌博游戏来。要玩好这些游戏,智力要高,头脑要清楚冷静,还要有拼死一搏的勇气。在生死关头,靠着极致的发挥和一丝好运,成功地逆转翻盘,这就是赌博漫画的魅力了。福本伸行的画功不好,就用大量的文字叙述来弥补,常常是满页的心理描写,完全可以直接改写成小说了。这些细致的心理描写,成了烘托紧张气氛的关键,毕竟赌博都是玩玩牌什么的,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剧情的波澜起伏都是在心理层面。福本伸行的漫画还有股浓浓的屌丝愤青气质,主角都是出身社会底层,而反派都是内心阴暗变态的富人,不懂是不是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最后还有一类漫画,不太好归类,只好说是比较有人文气质吧。像是《少爷的时代》、《王道之狗》、《宗像教授秘闻录》等等,涉及历史、民俗方方面面。这些漫画好归好,可是总让我感到有些困惑,为什么要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呢?这个问题似乎有点蠢,因为作者是漫画家嘛,自然是画成漫画。日本的漫画业如此发达,没有什么题材是不能画进漫画的,浴室、铁道便当都能出漫画,何况人文题材呢。可在我看来,这类人文内容还是直接用文字表现比较自然直接,创作起来也更高效。同样的

我的宅男生涯:漫画篇(四)

接下来就具体聊聊自己喜欢的漫画。正如之前所说,我认为漫画的优势在于动作和幻想方面的描绘,我喜欢的作品也大都集中于这些类型。成功的漫画往往会改编为动画,这部分难免与之前的动画篇有重复之处。对于重复提到的作品,我会把重点放在漫画版与动画版之间的差异上。 说到以动作为主的漫画,最初引我入门是战斗类的热血少年漫画,直到现在依然很喜欢。首先要提的就是《龙珠》了。鸟山明其实是偏好搞笑漫画的,他当初大概没想到自己会在战斗漫画这条路上走这么远,以至于成为了这一类型的标杆。鸟山明的天才在于对高速动态战斗的表现,漫画分镜可以原封不动拿来拍成动画。单独看时可能感觉不明显,把《龙珠》与其它漫画的动作场面比较一下,就能看出《龙珠》厉害。很多漫画(尤其是少女漫画)中的动作部分都只会摆姿势,与《龙珠》的硬桥硬马是天壤之别。再有是《幽游白书》,因为动画版的改编非常成功(删掉漫画开头结尾跑题的部分、增添魔界统一比武大会的内容),我对漫画的印象倒不是特别深。比较难忘的是结尾处窗边吹落四位主角的合影,这一个镜头胜过千言万语,回忆、惆怅都在里面了,这种巧妙的手法正是漫画的长处。在我心中比这两部更高一筹的是《乔乔的奇妙冒险》,在一百卷以上的超长篇幅里涵盖了热血少年漫画的各式内容,其本身就像一部活历史。第一部是《北斗神拳》式的老套硬派战斗漫画,第二部是情节紧凑的动作喜剧,第三部是正统的冒险剧,第四部变为异想天开的日常剧,第五部是血肉横飞的黑帮追杀,各种点子都试了一遍。从第三部开始的替身战斗堪称一大创举,每场战斗都是智慧、勇气和意志力的综合较量,免去少年漫画中常见的战斗力暴走的毛病。可惜第六部发展太过,从画风到剧情都有走火入魔的感觉,变的太奇怪了;第七部是由繁入简、返璞归真的杰作;第八部还没画完,就目前来看比较一般。就整体成就而言,《乔乔的奇妙冒险》绝对是少年漫画的巅峰之一。八九十年代是少年漫画的黄金时代,千禧年之后就有些青黄不接了。最让我有耳目一新之感的要数《钢之炼金术师》,这部漫画各方面都很优秀,尤其突出的是长篇小说一样的完整架构,有精心设计的篇章布局、线索铺陈,剧情一气呵成,一改长篇漫画剧情散漫、节外生枝的故辙。 青年漫画的受众年龄层更高,内容上的限制更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少年漫画的进阶版。少年漫画中常常是随便找个借口就打个天昏地暗,青年漫画的情节相对来说更有逻辑。少年漫画中的暴力往往是幻想化

我的宅男生涯:漫画篇(三)

从狂热到平静,这个转变是非常正常的。我所读的这三千多卷漫画,称得上是日本漫画几十年来积累出的最精华。符合我口味的经典佳作都看的差不多了,自己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一般的漫画不大看得下去。小时候有充足的闲余时间,可是没有漫画看;现在漫画随便看,可是没有时间。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的焦点已经变了,不再追求一般的纯粹娱乐。漫画的娱乐价值对我来说也越来越小了。最后一口包子吃饱了,不代表前面的包子白吃了。虽然我对漫画的兴趣变低,但是漫画曾给我带来的快乐、对我审美趣味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重要、不容忽视的。 现在和漫画有一定的距离感了,反而更容易客观地评价。我曾经如此热衷于漫画,认为喜欢漫画是理所当然的,还在网上与人争论漫画是不是艺术。现在我还是对漫画很有感情,但是乐于承认漫画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叙事媒介,漫画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呢?这里我想将漫画与小说和动画作比较。在轻小说-漫画-动画早已形成完善产业链的今天,这个比较是有现实意义的。 与小说相比,漫画的优势自然是图像的魅力。当我回想一部漫画时,首先映入脑海的一定是其中角色的美术形象。这样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再怎么用语言去形容角色的容貌都没有图片来得直接。幻想题材作品中稀奇古怪的异世界,战斗题材作品中激烈的对战,在这些方面图片的表现力都胜过文字。但是图片传达信息没有文字精确,一旦涉及复杂的内容,漫画就很吃力了。除非大段大段地贴上文字,否则漫画很难重现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社会分析。语言是纯粹的思想载体,文学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不太直观,但其深度是其它艺术媒介难以比拟的。 漫画和小说毕竟距离较远,与动画的关系则十分密切。甚至可以说,改编为动画是漫画取得商业成功的标志。与动画相比,漫画似乎处处低上一截。日本漫画多数是黑白的,直观的视觉享受就无法与动画相比;漫画要拆分成一个个小格子,靠读者的想象来构筑连贯性(不熟悉漫画的人看不懂剧情是很正常的),完全比不上动画的自然流畅;动画有配音、配乐,比漫画多了一个维度。严苛一点地说,漫画像是动画制作中的分镜图,是用来生产最终结果的半成品。 这样看来,漫画似乎是小说(一维)和动画(多维)中的过渡,是可以被取代的。小说和动画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而漫画只是种小众文化,正是证明了这一点。在宅文化中,看漫画的人肯定也会看动画,反过来却未必成立。可是,要我自己对漫画和动画进行比较(小说形式太不同,姑且不提)

我的宅男生涯:漫画篇(二)

我生活中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爱好是读书,尤其是读小说。在高中那几年里,漫画却超过小说,成为我最主要的娱乐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新人胜旧人,二是由于我当时的状态。说新人胜旧人,因为我当时读书已经有十年了,早已习以为常。虽然遇到本好书还是很开心,终究难有当初喜不自胜的感觉。漫画我也算是从小看到大,但是多年里都处在资源短缺的状态,只能偶尔看看。这时由于四拼一漫画和下文要提到的电子漫画,才终于可以随意看个够。一次性见识到海量的优秀漫画,那种被阅读乐趣所淹没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再有是我的个人状态,高中时实在太辛苦太紧张了,严肃的正经书很难看得下去。漫画娱乐性强,是个很好的生活调剂。 我当时看漫画书,首先是按照自己的阅读经验,看那些八九十年代众人皆知的经典漫画。这一类型的漫画包括《棒球英豪》、《北斗神拳》、《猫眼三姐妹》等等。由此拓展开来,我再去找这些知名漫画家的二线作品,比如北条司的《非常家庭》。当时的一些电视节目,像是优秀却短命的《动漫驿站》,做过不少很好的专题节目,让我知道了前面提到过的《恐怖宠物店》,还有后来才买的《天使禁猎区》。杂志也曾是我获取漫画资讯的主要方式,《漫友豪华特集》、《少年人生新干线》的漫画评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漫画的选购,《辉夜姬》、《日出处天子》这样的漫画都是读过介绍文章后才买来看的。 家里安装宽带后,可以轻易地在网上获取资讯,进一步打开了我的眼界。当时常去名为「云中漫步」的论坛,里面的网友都是资深动漫迷,其中一些还是动漫杂志撰稿人和汉化组成员。比起动漫杂志,论坛里有更及时、更鲜活的讯息,还可以直接展开讨论。「青年漫画」这个概念就是我从这里得知的。在这之前,我只知道少年漫画和少女漫画,以为北条司就是世上最好的漫画家了,这时才接触到一系列大名鼎鼎、于我却是闻所未闻的名字:安彦良和,星野之宣,谷口治郎,浦泽直树,柴门文,永安巧,古谷实……一些当初认识的漫画家,像是手塚治虫和安达充,通过论坛里的讨论也得到了重新的认识。「漫谈ACGtalk」这个博客是由多个写手共同创作的,里面有很多出色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两色风景」这个ID写的一系列漫画札记,他大概是我所知的看过漫画最多的人,对漫画是来者不拒的态度,无论质量好坏,什么稀奇古怪的漫画都看得下去。正因为涉猎漫画范围广泛,他的漫画评论非常有参考价值。还有「死也不告诉你」这个ID,写了一系列港台漫画

我的宅男生涯:漫画篇(一)

我很小就接触到了日本漫画,只比日本动画晚一点点而已。动画是电视台引进译制的,只要按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就可以了。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没有正规的购买、阅读日本漫画的途径。我所知的唯一一套在我童年时期出版的正版漫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机器猫》,小时买到了几册。除此之外,我整个青少年时期所读的都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盗版漫画。直到去上海读大学,我才读到了港台出版的正版漫画,第一次将印刷精致的漫画捧在手里时真是感慨万千。这些港台漫画并没有在大陆地区发行,理论上也是有些法律问题的。真正的简体中文正版漫画直到近几年才在国内陆续出版,这时我已经留学来了法国。法国的漫画出版业相当成熟,无论哪家书店都能看到一排排的漫画书。我到法国时年纪已经不小,如果真要等到这时才接触到漫画,十有八九会视而不见。 综合以上经历,如果我是一个百分百的守法公民,恐怕根本与漫画无缘了。盗版漫画填补了我人生中本可能会出现的一段空白。盗版伤害创作者的权益,看盗版不是件荣誉的事。可是,身处在一个文化的孤岛上,压根没有消费正版的途径,只能通过盗版来弥补精神的匮乏,我认为这是可以谅解的。如果我只看被允许看的,只听被允许听的,那我根本不会知道《教父》、披头士为何物,我也不会对外国文化感兴趣,也不会出国读书,整个人生都可能因此而改变。 盗版漫画自然不会堂而皇之地在书店里贩卖,我最早看漫画是在旧书摊。旧书摊上时不时会出现《机器猫》、《龙珠》、《圣斗士星矢》等漫画。印象很深的是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这家出版社曾经出了很多漫画。这家出版社的特点是把一本漫画拆分成数册,每册都非常薄,只有寥寥数十页,大概是为了降低定价吧。这些漫画印刷质量相当不错,一度令我误以为是正版。我很多时候都光看不买,因为我年纪小,书摊老板倒也不怎么在意。等我攒够了零花钱时,偶尔也会买一本。书摊上的漫画都是七零八落的,能碰上什么只能靠运气,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记得当时有一本《龙珠》,剧情超出了我所看过的动画版的进度,当时非常想要,可惜囊中羞涩没有买,过几天再去看时已经卖掉了。升到初中之后我手头宽裕许多,遇到想买的书都是当机立断买下来。除了旧书摊,我家附近还曾有过一间动漫游戏店,出租漫画口袋书,还可以按时计费玩世嘉、索尼的游戏机。我曾那里租过几本《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对于小城市来讲这种店铺怕是理念太超前,没多久就倒闭了,只成了一段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