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宅男文化差异 同样是围绕动漫游戏产生的亚文化,东西宅男文化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并非同一群体。东方是以日本为主,中韩的动漫游戏大都是模仿日本;西方则是以北美为主,其次是欧洲。东方文化彼此相通,加上从小耳濡目染,我自然偏好日本风格。我两次三番地尝试欧美作品,但始终有水土不服之感,总是有一层隔膜。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环境下独立发展,最终居然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文化课题。 拿漫画来说,即便是缺乏经验的人,也能一眼看出日本漫画与美国漫画的不同。日本漫画多是黑白,美国漫画则是彩色;日本漫画有符号化的表情和夸张的人体比例,美国漫画则偏写实;日本漫画用分镜和速度线烘托动感,美国漫画则比较静态;日本漫画是由创作者掌控,整部作品剧情连贯风格统一,美国漫画则是铁打的题材流水的画家,情节、画风变来变去;日本漫画更像是长篇小说,定期连载,然后集结出版,美国漫画则更像是集体创作的短篇集,出版情况复杂零碎。以上是粗略的概括,虽有例外,大体上没错。对我个人而言,日本漫画最大的长处就是像长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像电视剧),能完成结构严谨、篇幅宏大的叙事。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漫画能几乎原封不动地改编成动画、真人电视剧的原因。再有一个突出的长处是题材广泛,没有任何创作限制。漫画在日本的普及程度是任何其它国家无可企及的,从幼儿园小朋友到日本首相全都看漫画。因为受众如此之广,美食、历史、民俗……什么都可画进漫画里。在日本,漫画是主流的艺术创作形式,自然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日本动画多是改编于漫画,前面的观点放在动画上依然成立。日本动画的年龄层跨度高,尤其是在大屏幕上,既有《口袋妖怪》《数码宝贝》这种低龄向作品,也有《攻壳机动队》《阿基拉》这样面向成人的作品。美国动画,尤其是电影版动画,则以合家欢乐为主,幽默要素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点是,日本动画长期以2D为主,美国动画则早已由2D转向3D。在皮克斯、迪斯尼、梦工厂清一水地制作3D动画时,吉卜力还在用传统的手绘。在我看来,2D和3D无法互相取代,同时共存是最好的结果。 在游戏方面,刨除掉表层美术风格的差异,更本质的区别在于设计理念的不同。日本游戏重视游戏性,设计游戏是从玩法出发。任天堂正是游戏设计的典范,每款游戏都能看出制作人的思路。比如《超级马里奥兄弟》,就是以跳跃为核心,用敌人安排和地形障碍来增添难度,在需要观察探索和考验特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