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19的博文

童年记趣

不知从何时起,快乐变成一件奢侈的事了。要问我上一次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是什么时候,我真不知道如何回答。这倒不是说我的生活中充满苦恼;客观来说,我认为自己的生活很顺利,时不时会有令人开心的事。可是身为成年人,肩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总有那么一两件事让人放不下。我的快乐总是混入了杂质,无论多么晴朗的天空也总飘着一两朵没来由的乌云。 仔细回想,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童年, 那时快乐是件多么简单的事啊。 曾经,快乐可以是一片菜园。老家曾有一片菜园,小时候我常陪爷爷一起去。菜园子不大,可以种些土豆,大葱,韭菜。种田这件事,比起自给自足,更主要是老人家的娱乐。中国人大概多多少少都有颗务农的心,从古时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到现在的阳台种菜,动手劳作自有一份闲情逸趣。爷爷耕作的时候,我东跑跑西看看,有时捡石子,有时摘狗尾巴草,自娱自乐不亦乐乎。偶尔干些农活,我也是添乱多过帮忙。忙活一阵子之后,在井边闲坐着,让清风吹干汗津津的身子,凉爽又惬意。 曾经,快乐可以是一堆石头。小时暑假去乡下亲戚家住,跟明明同龄却大我一个辈分的表舅一起漫山遍野乱跑。我们去小河边捡鹅卵石,意外发现了有着树木纹理的石头,以为是树木化石,当成宝物捡了一大堆。现在想想,不过是普通的木纹砂岩罢了。等暑假结束,父母来接我的时候,自然不能把这些石头都搬回家,只好选几颗小的做纪念,和我的宝贝「化石」告别。 曾经,快乐可以是一只小虫。小时候特别喜欢昆虫,帅气的刀郎,活泼的蚂蚱,吵闹的蛐蛐,潇洒的蜻蜓......捕到一只就能开心半天。再不济可以玩蚂蚁,用樟脑丸在地上画个圈,蚂蚁就跑不出来了。有次遇到蚂蚁搬家,看到工蚁们拖着肚子硕大的蚁后缓慢前行,真是惊人的奇景。 曾经,快乐可以是头上的天空。看云,千变万化,一会儿是崇山,一会儿是奔马;看星,漫不经心地洒满天空,却又编织成一个个星座,每个都有名字和故事;看月,阴晴圆缺周而复始,温柔皎洁的光芒把大地洗的干干净净。 曾经,快乐可以是心中的想象。我的每件玩具都是有生命的,每每在房间里展开波澜壮阔的冒险,桌子、窗台都是神奇的大陆,椅子、柜子都是高耸入云的雄伟建筑。再有,夜里乘车出行时,四下里一片漆黑,听着引擎稳定的低吼,看着闪烁的仪表盘,我会想象自己是在太空中航行,潜入到一望无际的宇宙深处。 这些天真无邪的乐趣,现如今早已一去不复返。即便是持续至今的,也都

迁徙的人 (五)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会变成什么样呢?思前想后,恐怕十有八九还是老样子,免不了要经历中考、高考、出国留学,即使有变化也无非是上海换成北京,法国变为美国。人的迁徙,就像大雁南飞、鲑鱼洄游一样,是为了适应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生的主要脉络早早就定好了,大多数人都逃不出时代、社会和家庭共同预设的框架。 就说高考这件事,我能成为家里第一位大学生,自然少不了个人的刻苦努力。但是,更加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国内高校扩招。从1999年起,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增长,参加高考的人数也随之增多。2008年考生数量达到历史顶峰,共1050万人,录取人数为599万人,录取率57%。作为对比,扩招前的1998年高考人数为320万人,录取人数108万人,录取率34%。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因为经济状况、就业问题,高校扩招幅度减缓,考生数量也开始下降。可以说我们八零后这一辈人恰好赶上了高考蓬勃发展、社会对高考最有信心的年代。在我所处的时代环境里,高考是所有人认定的最高效的成功途径,我免不了要走上这条路。 我上大学时遇上了国内房价暴涨,房奴、蜗居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到我毕业时,大城市房价已经到了恐怖的程度,一栋房子可以榨干一家三代人的积蓄。高考把我送到了上海,巨大的生存压力又把我赶出上海。上海高校有着高比例的留学率,中国的崛起、与国际的频繁交流使得留学成本降低。这样一来,对于追求自由、不甘心回归小城市的我来讲,出国留学就成了实际合理的选择。 这样事后诸葛地分析下来,不由得感概人生的局限性,以及人的生而不平等。当我还在踌躇迷惘、看不清未来时,命运早已经布好了局,等着我像牵线木偶一样走上确定的道路。 我的人生态度可以概括为「乐观的悲观主义」。一方面我是悲观的,总能看到人生灰暗的一面,为未来做最坏的打算;另一方面我又是乐观的,敢于面对惨淡的现实,相信否极泰来。对于能够改变的,我努力去改变;对于无力改变的,我坦然去接受。回首过往,最令我欣慰的是,我并没有什么后悔莫及的遗憾。我已经尽力而为,打好命运发给我的每一张牌。 如果要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一些经验教训,第一就是做人要开心。曾经的那些忧愁烦恼,今日看来无足挂齿;今日的纠结苦闷,未来又未尝不会一笑置之呢。第二就是活出自我。我已经熬过了人生最初的阶段,走向独立,可以开始为自己而活了。我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这些都是最浅显的大道理,却往往被

迁徙的人 (四)

到法国最初的半年是段非常愉快的时光。第一学期主要是学习法语,课程安排很轻松。比起读书,更像是一段长期的度假。蔚蓝海岸是著名的旅游区,碧海蓝天与国内糟糕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感觉身心都焕然一新了。这里的城市风貌也与国内截然不同,布局紧凑而又散漫,随心所欲没有一定规律。昂蒂布这样的小镇自不必说,尼斯、戛纳的热闹市区也是更有生活气息和复古风味,而不是摩登现代的钢筋丛林。我晚饭后常常去海滩散步,吹着海风,听海浪起伏,看海鸟翱翔。对于住惯了工业城市、商业都市的我来说,这种悠闲平静的生活是新鲜而又舒适的,我真想提高感官的敏锐,充分感受每一分每一秒的愉悦。 第一次独立生活也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当初住家里是全由父母照顾,在上海住学校宿舍也是集体式管理,从来没有为衣食住行操过心。一个人住,又是异国他乡,从水电网到米油盐都要自己打理,重新学习生活常识。最有趣的是下厨,有动手的乐趣,还有实际的好处。 可惜好景不长。半年过后,开始了正式的专业学习,时间一下子排满了。白日整天上课自不用说,课后还要忙着做项目,写报告。法国教学特色,没有教材,上课要自己记笔记。一开始法语不够好,记笔记很困难,上课和复习都多了一层麻烦。与国内大学期末考试一锤定音不同,这里平常小考很多,让我回想起了中学月考的恐怖。 现在想想,搬出学生公寓,标志着留学蜜月期的正式结束。在学生公寓住了一年后,我搬到了一幢海滨小别墅,那是我迄今住过的环境最好的地方,却在那里度过了心情最差的一段时间。别墅分两层,楼下有宽敞的客厅和数间卧室,可以住四五个人。楼上两个单间,一间是房东假期时住的,另一间则租给了我。这里宽敞明亮,面朝大海,确实是个好住处。缺点则是交通略不便,远离其他中国留学生。刚开始时不在意,后来逐渐感到有些孤单,课业压力大、拼命复习写作业的时候更是难过。 有过海外经历的人大概都对孤独深有体会。这首先是由于语言交流的困难。刚到法国时我的法语不是很好,日常交流还能勉强应付,深入一点的话题就没办法了。作为一个伶牙俐齿的人,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满脑子的想法却说不出来,这种感觉很不好受。等到法语水平提高了,我发现文化差异才是了人与人之间更深入的隔阂。我去法国留学时年纪已经不小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容易也不愿意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人。比方说,外国学生最主要的社交方式就是派对,我却很不喜欢。我楼下住的是商学

迁徙的人 (三)

书归正传,去上海这件事,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由于高考的不确定,必然性则是由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中国各地区贫富悬殊,分成明显的层级。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繁华程度与世界上任何大都市相比都毫不逊色。中国的贫困地区,尤其是西北的一些乡村,艰苦程度比起世界上任何贫民区也是不相上下。这之间的差距之大触目惊心,而且由于经济、教育资源的垄断,看不出一丝能弥补鸿沟的希望。高考中的佼佼者最终集中在了北京上海,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去上海之前,我从未离开过辽宁。在父母的陪同下,第一次坐上去上海的火车,我的兴奋难以抑制,半夜里还在火车上和父母聊天。 南北方遥远的距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让我吃了不少苦头。当年第一次经过时觉得转瞬即逝,之后每次却都显得愈加漫长。当时未曾想到,此后多年我再也没回过辽宁。之前是在同一个城市里搬来搬去,这之后则是在不同城市间迁移。 我对上海最初的印象,是来自于大城市与小城市间的强烈对比。耸立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街区,便利的交通设施,都给我直观的冲击。刚到上海时,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去豫园吃小笼包,去东方明珠看夜景,被淹没在人山人海;第一次坐地铁,感叹现代交通的方便快捷;去福州路逛书店,被书店的规模、种类繁多所折服。可这些并不是上海独有的特色,而是大城市的特色。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上海,就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的中国味道已经被国际化冲淡了,和纽约、巴黎、东京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里的好处,其实就是国际都市的好处:完善的基础设施,应有尽有的商业服务,从全球汇集而来的金钱、人才、机遇;这里的坏处,其实也就是国际都市的坏处:环境污染,噪杂,生活成本高,人情冷漠。和国外的大城市相比,上海的治安更好,人力服务更低廉,美食更合中国人的口味,缺点则是环境差,空气污染严重,其它都大同小异。 在上海那几年我一直住在学校宿舍,前后住过三间,有过九个室友。学校宿舍价格低廉,只提供最基本的住宿条件,特色是冬冷夏热,断网停电。集体住宿多有不便之处,室友间作息习惯不同,上厕所、洗澡都要排号。即便如此,我还是非常喜欢大学的住宿生活的。同龄人天天在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很容易形成深厚的友谊。我和历任室友都成了好朋友,有的至今仍保持联系。现今已然踏入社会,愈加发觉学生时代没有杂质的纯粹友谊的珍贵。 前面提到父亲去了唐山做生意。我去上海读书之后,母亲

迁徙的人 (二)

初中平平稳稳地在同一个地方住了三年,这是我稀少地体验到邻里生活的日子。当时住的是平房,邻里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往来比较密切,经常一起吃饭喝酒、唱卡拉OK什么的,有时傍晚还一起打打羽毛球。后来家里趁便宜又在近旁买了间小屋,给我一个人住。不过饮食起居当然还是和父母一起。从小到大,这是我第一次有了独自的空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虽说也不过就是看看书、听听音乐,却渐渐地觉醒了独立的意识,从童年走向青年。有的人喜欢热闹,身边不能离了人,做什么都要有人陪着。我则是喜静不喜闹,很明白独处的好处。生活中精深微妙的乐趣,往往都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能体会出来。读书、写作、思考等需要专心致志的事自不用说,即便是些琐碎小事,呼吸雨后湿润爽朗的空气、欣赏路边兀自开放的花朵,终归也是要一个人去感受的。这段独居的经历,让我天性中静谧的一面自由舒展开来,在我成长过程中有不小的影响。 升到高中之后,为了上学便利,我们家搬到了学校旁边。新家在市中心,比之前住的地方要繁华热闹,刚搬过去时颇有些兴奋。我还记得搬家的当天,和帮忙的亲朋吃过饭后,我到附近转了一圈,找到一家书店翻翻漫画杂志。晚上回来看看动画节目,觉得还是挺开心的。那时我还不知道,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高中三年是我生活中最痛苦、最难熬的一段。首要的理由当然是严酷的学业,早上七点上学,晚上十点半放学,每周只有周末下午休息半天。当时总是睡不够,简直站着都能睡着。比起沉重的课时安排所造成的生理压力,更可怕的是考试排名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每次都是心惊胆战。再有是家里不顺,搬家前一年父亲心脏病发在家养病,家里一下子少了经济支柱。人到中年遭遇挫折,父亲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母亲做了多年的家庭主妇,这时突然要去打工赚钱。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母亲做的都是些体力活,所受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全家人各有各的难处,家里的气氛很压抑。因为教育背景的不同,我和父母间有鲜明的文化代沟,加上我当时处于叛逆期,彼此间矛盾冲突不断。我知道争吵没有好结果,后来就开始冷战,回到家都不说话。到后来连冷战都不能了,只好独自生闷气。 我从小到大都是模范生,一向严格要求自己。父母的学历不高,在我课业方面从不过问,也没因为我考试考得好有过什么奖励,只是习以为常罢了。我就读的是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藏龙卧虎能人辈出,省状元都出了好几个,我虽然仍处上游,可是自然不像在初中时那么突出了。考试本已艰难,试后排名更加无

迁徙的人 (一)

曾听朋友讲起,他从小到大没搬过家,和街坊邻里的同龄人情同手足。我听过后很是感慨。自打懂事起,我们家就一直搬家,过去的邻居我连姓甚名谁都想不起来了。偶尔在夜深人静辗转难眠的时候,我会假想自己躺在当初睡过的另一张床上,甚至能清晰地记起房间的细节,过去的回忆也一点一滴地涌上来。 说起来很有趣,人的记忆是不由自主的,有些东西,比如应付考试的课本知识,拼命去记还是记不住;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说不清是什么缘故,却莫名其妙地在心里扎了根。当我整理过去的记忆时,像是看一部胡乱剪辑的影片,看不太明白拍摄者的主旨。尽管如此,一些片段还是深深打动我。人心真是奇怪又有趣。 我的老家在辽宁,是个典型的东北能源城市。我的祖辈父辈基本都在矿厂工作。小时候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小镇上。家里一共四间房,一个小院。爷爷奶奶住一间,我和父母住一间,另外两间没人住,用作储物间。那时我正处于最无忧无虑的年纪,父母身上还有着年轻人的朝气,爷爷奶奶也身子硬朗。不知是不是记忆的美化,在我的印象里,那时一家五口其乐融融,每天都很快乐。有一个片段一直铭刻在我脑海里。那是在某个夏日午后,父亲和另外几个亲戚一起干活,大概是在修葺房屋吧。看着大人们忙忙碌碌,我好奇地东瞅瞅西看看,像调皮的小猫小狗一样跑来跑去。架梯子爬屋顶尤其令我感兴趣,我心里跃跃欲试很想爬梯子,但是又怕高。工作忙完已经临近傍晚,正是一天里最宜人的时候,凉风吹走了暑热和疲惫。适度的体力劳动既活动了身体,又带来完成事务的满足感。大人们挥洒汗水之后有说有笑,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这气氛把我也感染了。母亲用一口大铁锅炖了一锅菜,不过是茄子土豆之类,吃起来却格外美味。这样普普通通的一天,一直默默地、牢牢地占据了我记忆的一个角落,陪了我二十几年。 八岁那年,我父亲从矿上辞了职,到市区和我二伯合伙做起了出租车生意。二十年前个体营业还算是件稀罕事,事后想想,正是由此没受到下岗潮的冲击,家里无形中躲过了一劫。我在大姨家暂住了一段时间,随后被父母接到市区。我对搬家的事充满了不安和抗拒,住在大姨家时一直闷闷不乐,还曾在夜里偷偷落泪。搬家之后不仅要和一直照顾我的爷爷奶奶分开,还要告别小学里刚相处半年的同学和老师。那时父母怎么劝慰我,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树挪死人挪活」这几句话。 刚到市区时,我们借住在二伯家。二伯一家三口住在正房,我

管中窥世

我向来对历史小有兴趣。在读史的时候,我往往发现,同一段历史,因为立场与角度的不同,观察出来的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作为历史的旁观者,我们俯瞰纵览,总是从全局出发,把纷扰世事都分析出个起因经过结果来。有时难免会「手里有个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用自己的一套理论来强行解释。而且能算作历史事件的,牵涉到的都是大人物,没看到哪部史书是为小人物编年纪传的。所以我会好奇,想跟亲历历史的小人物聊一聊,问问他是怎么想的。转念再一想,干嘛一说历史就想到希腊罗马、秦汉唐宋呢?我自己,当今世上的一个普通人,不就是亲历历史的小人物吗?于是乎,在这篇小文章里,我想聊聊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所处的时代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只求真实诚恳。 回顾过往,我最庆幸的就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全球各地的殖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这之前的世界实在太可怕了。我的亲人中有战争的亲历者,我从小受的教育也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所以我对战争还是心有余悸。比我年纪更小的下一辈人,因为离战争太遥远,恐怕不会有这么切实的感受了吧。没有稳定的社会,一切个人幸福的追求都无从谈起。真希望有生之年世界能一直和平下去。 可这世上是不存在永久的和平的,就在我安然闲适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某个角落正有人遭受战火煎熬,只是我看不到罢了。恐怖主义正是用最丑陋的方式让我看到世上的恶,原来人心中有这样的仇恨。2001年九一一事件发生时我还在上小学,即使年幼无知,也隐约发觉世界慢慢变了,这之后的恐怖事件就没有断过。我去法国留学后,感受就更强烈了。2015年年初的查理周刊事件、年底的巴黎恐怖袭击,2016年尼斯恐怖袭击,让我发觉仇恨与恐怖就在身边。现在小规模的恐怖袭击已经成为日常事件了,甚至成不了什么大新闻。尽管如此,我还是乐观的,这类暴力事件并不会干扰社会整体的发展。我认为加强管制治标不治本,解决仇恨根源才能彻底消灭恐怖主义。国家、民族、宗教、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成了我非常关心的一个课题,当今世界急需找到一条和平共处之路。 如果有一天人类灭亡,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破坏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环境保护是二十世纪的焦点,近几十年来更为迫切。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都是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说这两者还是温水煮青蛙,一时半会儿看不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雾霾这件事就能直接感受到环境破坏的恶果。最近十来年,中国的雾霾问题极其严重,很多城市已经看

随笔集《如此欢乐青春》前言

本书收录的文章都是以我自身为材料,写我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思想观念。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忠实地记录自己的青春时代,将其作为一份人生的纪念,送给家人朋友,还有将来老去的自己。 这些文章多带有私人性质,并且缺少文学修饰,我不奢望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果侥幸得到读者关注,我可以为您想出一个读下去的理由:人生经历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在中国尤其如此,发生在一代人身上的故事总是那么雷同;我的经历是普通的,也是普遍的,我的回忆也许能为您的回忆做一个注脚。 标题受奥威尔《如此欢乐童年》的启发,是否欢乐就由读者自行评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