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22的博文

俄罗斯套娃:读斯蒂芬·金的《穿过锁孔的风》

  虽然斯蒂芬·金以恐怖小说著称,但在我心目中他最好的作品是奇幻小说《黑暗塔》。这是一套内容复杂离奇的小说,混合了《魔戒》和西部牛仔,与斯蒂芬·金其它众多小说相串联,甚至斯蒂芬·金本人也在书中登场。这套书最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6年引进国内,直到2009年才出完,每一本我都在第一时间买回来看。我无比喜欢这套书,除了最后的结局。这里我不方便剧透,只能说结局耍了一个小花招。这个花招放在短篇小说里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在我读完加起来将近三百万字的七本书后,这个花招就成了恼人的玩笑,让我宁可撕掉最后几页不读。正是因为结尾的遗憾,过去十几年里我从未想过重温《黑暗塔》,听说出了本外传(就是这本《穿过锁孔的风》)也没有去读。直到最近,也说不上是出于什么理由,突然心血来潮想要读读看。 在前言里,斯蒂芬·金写道:「至于我,当然很乐于发现老朋友们还有话要说。多年后——在写完七本小说后,在我认为他们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之后——能和他们再次相遇,真的如同得到一份厚礼。」这段话让我很感动。当我读到开头里罗兰、埃蒂、苏珊娜、杰克、奥伊这几个主角的名字,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很喜欢他们,很高兴能再读到他们的故事。 可惜的是,我又被斯蒂芬·金耍了。正如前言中斯蒂芬·金所说,即使从没读过「黑暗塔」系列小说,依然可以「读懂并享受这本书」。反过来讲,这也就意味着《穿过锁孔的风》是一本近乎独立的小说,与《黑暗塔》原来的故事关系不大,老书迷们肯定要失望了。 在小说一开始,几位主角遇到了「暴冰煞」(就是非常恶劣的暴风雪),躲到一栋石楼里避难。漫漫长夜,他们都睡不着,罗兰就讲了一个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故事叫作「皮人」。 所谓的皮人就是像狼人那样能变成动物的人,这个故事就是传统狼人故事的变体。某地出现了皮人,这个怪物杀了不少当地居民,罗兰作为枪侠被派去处理这件事。最后罗兰顺利发现了皮人,并用银子弹将其击杀。 这个故事实在太俗套了,而且完全没有体现出罗兰的性格特点(我简直认不出这个角色是罗兰),也没有展露出黑暗塔系列的奇特世界观。如果换个标题单独发表,这就是一篇廉价杂志上的垃圾恐怖小说。唯一的特别之处是,罗兰给目击皮人的小男孩讲了一个故事,叫作「穿过锁孔的风」。 「穿过锁孔的风」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一个小男孩为了拯救母亲、给父亲报仇,踏上了冒险之旅。故事里有残酷的继父、邪恶的巫师、会喷火的龙和神奇的法宝...

俄国文学爱好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读米尔斯基的《俄国文学史》

  这是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文学史。这类型的学术著作一般来说都比较一本正经、四平八稳,而这本书毫不避讳作者的个人好恶,彰显个人风格。比起传统的教科书,这本书更像是饱学之士侃侃而谈。 文学评论本来就是见仁见智,如果一味追求客观中立、滴水不漏,写出来的文学史最后就只剩下些干巴巴的史实了。这本书读起来爽快,正是因为米尔斯基不惮于自我表达,一点不拐弯抹角。他夸起人来毫不含糊,比如他说「果戈理和乔治·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父亲和母亲」,别林斯基是「知识分子的真正父亲」「体现着两代以上俄国知识分子的一贯精神」;他抨击起人来也毫不心慈手软,比如他说阿列克赛·托尔斯泰有「固有的智性缺陷」,「仅善于塑造傻瓜、怪人和白痴」。 这本书里还有不少八卦轶事,也是很少在其它文学史中见到的。比如涅克拉索夫是个冷酷贪婪的生意人,「像当时所有的出版家一样,他会利用其作者的大度尽量少付报酬给他们」,而且私生活不检点,曾与一对夫妇三人同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前女友是一位「地狱般的」女人,「残酷和邪恶均深不可测」;这个女人后来嫁给罗扎诺夫,把后者也折磨得够呛。 由于自信洒脱的写作风格,虽然这是本大部头,其实很容易读。当然了,这本书既然能被苛刻的纳博科夫称赞为最好的一部俄国文学史,在嬉笑怒骂之余,自然不缺真材实料,令我获益匪浅。 俄国文学是晚熟的。本书第一章讲11至17期世纪的古代俄国文学,总共才三十来页。这可是相当于从北宋到清初、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俄国文学竟几乎是空白的。与其它文学大国相比,俄国十八世纪文学成就也相当寒酸,起步晚,发展慢。书中写道:「1750年前俄国并无一本印刷小说」「俄国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的可持续历史始于伊丽莎白在位时期,依据法国标准写出的第一部正规剧作,即苏马罗科夫的悲剧《霍列夫》,它于1747年在女皇面前演出」。要说俄国文学从普希金登场后才真正开始,这个说法恐怕不算太夸张。 因为晚熟,俄国文学从外国文学中吸收营养。俄国最初的一批大作家都熟读英国诗、法国小说和德国哲学。这种学徒关系使得俄国文学有慢一拍的趋势,西欧已经流行浪漫主义了,俄国还处于古典主义时期。 读外国文学史最大的好处是认识更多的作家。像我这样的普通文学爱好者,阅读范围脱离不出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这样人尽皆知的大作家,而俄国文学绝不仅有那十来个显赫的名字。这本书令我大开眼界,里面写到的一半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