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21的博文

读天童荒太的《永远是孩子》

  《永远是孩子》是天童荒太的代表作,销量超过百万册,获过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还改编成了热门的电视剧。如此辉煌的成绩导致我对此书期待过高,结果读完之后很失望。这本书的两个问题都很有典型性,借此探讨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过于冗长。现在的生活节奏实在太快了,抽时间读书是种奢侈,文字精炼是作家的美德。如果足够有料,我并不反对大部头。毕竟如果你写的是《三国演义》,再怎么精简都很长。可如果料不足却写的很长,只能说明作者没有下足工夫。《永远是孩子》的中文版超过六百页,内容注水太多了,至少可以删掉三分之一。 《永远是孩子》的故事分成两条时间线,平行叙事。第一条是十七年前,少女尤希住进儿童精神科医院,认识了男孩「刺猬」和「长颈鹿」。情节以极其缓慢的节奏推进,一直在描写医院的日常生活。直到大半本书过去了,才开始讲尤希患病的真相,原来她遭受父亲的侵犯。之后三个孩子决定杀死尤希的父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尤希。最后在医院组织的登山活动中,尤希的父亲遭遇事故摔落山崖而死,事故真相不明。这条时间线的缓慢节奏勉强还算可以接受,毕竟这些孩子很特别,可写的细节比较多,尤希的遭遇和孩子们的复仇也算是条完整的主线。 第二条时间线是十七年后,三个孩子都长大了,表面上变成了成熟的大人,其实内心依然伤痕累累。这条时间线有两个主要的故事线索,一是连环杀人案,二是尤希的弟弟探寻她当年住院的真相,这两条线索都比较无趣。尤希弟弟寻找的真相,读者已经在另一条时间线里读过了。至于凶杀案,虽然《永远是孩子》获了推理作家协会赏,但本质上并不是推理小说,没有为「谁是凶手」制造太多悬念,读起来很平淡。这条时间线的情节发展很凌乱,缺少逻辑,收尾也难以令人满意。我不打算透露结局,简单说来整本书没有一个正常人,读完全书会发现所有悲剧都是莫名其妙的扭曲行为造成的。 长大后这条时间线叙事节奏十分拖沓。比方说,主角间每次见面都写的特别详细:先是一番内心挣扎,然后打电话约见面,见面后一堆琐碎的对话,分手后又是一段内心戏。可是过后仔细想想,这些见面并没有推进情节发展,也没有加深人物塑造,只是在重复展示三人间的暧昧关系,尴尬地拖戏。 这本书里的对话特别多,可是台词水平很差,既啰唆又干巴巴。开头尤希和她妈妈争吵那一段,两人的对话让我感觉像是在看三流国产剧。作者又喜欢平白无故、不分场合地让角色发表一通演讲。比如说三个主角十七年后第一次重逢,明明是这么

读伯特兰·罗素的《中国问题》

  1920年罗素受邀访问中国,讲学一年。尽管一路旅途颠簸,后来还差点因为得肺炎死掉,罗素还是对这次中国之旅很满意。当时少有西方学者来华,像罗素这样高级别的就更稀少了,自然成了轰动全国的大事。《围城》里还有一段笑话,一个装模作样的学者自称帮罗素解答了许多问题,不过他没讲明罗素问的不过是「他什么时候到英国,有什么计划,茶里要搁几块糖这一类非他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返回英国之后,罗素于1922年发表了这本《中国问题》,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民族、文化、以及政治、经济问题。这本书距今已经将近一百年了,依然值得一读。主要看点有两方面,一是提供历史资料,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罗素在中国住了不到一年,可他对局势的理解很透彻,洞察力惊人。当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列强欺压。罗素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列强的丑恶嘴脸。比方说,英法怂恿中国参加一战,他们并不指望中国对战争有什么贡献,而是籍此名正言顺地处置德国在中国的资产,把德国人赶出中国。美国态度伪善,装成中国的好朋友,罗素指出美国热衷传播意识形态,是一手拿枪一手拿圣经传道的肌肉基督徒,目的是搞经济帝国主义。日本是中国的头号威胁,罗素用了四章来分析日本人的性格、历史和中日关系,强力批判日本军国主义,鄙视日本政府对民众的洗脑。罗素不相信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中国行得通,这是他看走眼的地方,不过当时国内布尔什维克确实未成气候。总之,罗素认为中国要想强大,不能指望任何外国势力。他为中国指出的救国之路,首先是建立有序政府,结束军阀割据的乱象;然后在中国人管控下发展工业;最后是推广教育。他认为铁路和矿山都应该由中国政府控制,采用国有企业形式,避免私有资本主义。他的想法大体上都是正确的,也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理想很美好,可是如何实现理想,罗素没能给出答案,这个问题终归是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回答的。 让我格外感到心寒的一点是,从这本书可以看到当时的西方知识分子对列强的丑恶行径有深刻认识,可这些国家依旧做出了反人类的帝国主义恶行。像罗素这样的良心还是太少,起到的作用太小了。奥威尔曾写道:「罗素先生是当代最富可读性的作家之一,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让人觉得很心安。只要他和像他这样的人还活着,没有被关进监狱,我们就知道世界仍然没有完全陷入癫狂。」不过这一丝理智的声音,始终抵不过世界的癫狂。 此书中,罗素不吝对中国人的赞扬。罗素称赞中国人懂得享受生活,镇

读埃勒里·奎因的《希腊棺材之谜》

  《希腊棺材之谜》是欧美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名作,我很早就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小时候还听过几集上海电影译制厂改编的广播剧,不过剧情早就忘光了。这次读完很失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从文学角度看,《希腊棺材之谜》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拙劣的一本书,几乎无法称之为小说。 这本书里的人物非常多,有名有姓的好几十个,但是基本没有任何人物塑造,所有人物都只是个人名而已。我一开始读到这么多毫无个性的甲乙丙丁根本搞不清谁是谁,脑子都要乱掉了。事实上,书中百分之九十的登场人物都毫无意义,只是为了充当嫌疑人混淆视听。即便是主要人物,也没有什么性格刻画,连扁平人物都谈不上,只是在扮演「侦探」和「嫌疑人」的角色。作者勉强算是为人物塑造做的一些努力,就是加入了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和无聊的人物特色,比如反复说一个女角色「漂亮」,让年轻的侦探没完没了、毫无意义地引经据典,这种粗糙的手段反而让小说读起来更尴尬了。 整本小说几乎由对话组成,所有情节都是靠对话推进的。对话是人物说出来的,应该体现人物的性格。可是这本书里的人物都没什么性格,讲起话来也就都是一个调调。而且对话干巴巴的,没有活力,只是单纯地提供线索而已。 作为一本描写谋杀案的侦探小说,这本书居然毫无紧张感。作者只是单纯地描述案件、列举线索、逻辑推理,没有任何气氛烘托。书中的谋杀案好像是数学课上的作业题,只是单纯的脑力推理活动。书中穿插的一个爱情故事没有丝毫真情实感,结尾高潮处的动作场面也简略到让我觉得是在读剧情梗概。 以上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是,我根本不在乎书里谁死了、谁是凶手,读起来索然無味,纯靠着毅力才支撑到结尾。 我在网上读了些评论,发现即便是埃勒里·奎因的书迷,大多数也乐于承认这些缺点。喜欢这本书的人会指出,这本书的主要优点是精彩严谨的逻辑推理。 这本书的中文版有将近四百页,试想一下,有多少读者能够只为了解谜而忍受几百页枯燥无味的文字呢?仅凭这点,这本书就不适合推荐给大众读者,注定了只是小众读物。而且,书中的推理真的称得上「精彩严谨」吗? 在尽量不泄露真相的条件下,我来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觉得书中的推理不够精彩也不够严谨。 说不够精彩,主要是因为谜面太简单了。只要看个开头或是书后介绍就知道,书中案件的主要是一份遗嘱被盗,还有一具尸体被藏在了棺材里。作案手法很明显,理论上所有人物都有嫌疑,唯一的疑点就是到底谁做的。最后真相大白了也就是「哦,原来是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