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9的博文

谈宗教信仰

人虽然自诩理性,所作所为却多是天性使然,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就拿宗教信仰这件事来讲,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长环境,而不是理性思考。一个人来自沙特阿拉伯,几乎可以确定是伊斯兰教徒;一个希腊人,十之八九是基督徒;换成是印度人,则多半会信仰印度教。我是中国汉族人,成为无神论者,也是很自然的事。 中国近两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虽有「儒教」的称呼和儒释道三教的说法,我不认为儒家是一门宗教。儒家思想讲的是道德伦理和治国方针,是一套切实可行、讲求实际的思想方法,对来世、鬼神根本不关心。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至多算是不可知论者。再有,宗教都有排他性,未曾听说有身属多教的。中国历朝历代独尊儒术,却不干扰信佛信道,这更证明了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思想深入国人骨髓,我天生的思想基调就是入世的。信不信神,于我来讲,从来不是要紧事。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主流正统思想变为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如果说儒家只是把鬼神之事置之一旁,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针锋相对,破除一切封建迷信。在我自小接受的思想教育中,连唯心主义都被坚决认定为错误,更不用提什么有神论了。 前面两点还只是大的思想背景,对我影响更直接的是长达二十年的现代科学教育。一切宗教都或多或少涉及超自然的内容,与我学习到的、工作生活中实践到的完全相抵触。宗教惯有的权威式的、不容置疑式的说法也与科学的怀疑、探索精神相违背。这更坚定了我无神论的理念。 以上种种,并不试图探讨对错,只是检明我思想的来源。中国的生长环境(主流思想和教育)使我成为了无神论者,假使我出生在沙特阿拉伯、希腊、印度,我的想法很可能会截然不同。只因为出生地点这种偶然的事情,就决定了自己一生的信仰,这不是非常荒谬可笑的吗? 信仰是精神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一个人的信仰决定了,或至少影响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人为何诞生,活着为了什么,人死后会怎样。正因为其重要性,我们要无比谨慎小心,不要误入歧途。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一生当中,哪怕一次也好,要质疑一下自己惯常的思维,审视自己思想的正误。这就像去医院体检一样,是明智而有益的。有人说不要质疑信仰,这种说法错的不能再错了。烈火出真金,如果信仰是正确的,自能抵得住所有质疑;如果发现是错误的,可以及时修正,亡羊补牢。 所以,我尝试抛开成见,仔细思考一下信仰问题。我要质疑自己的无神论观点,首先就是

私房电影十选

在这篇文章里,我打算聊一聊自己最喜欢的十部电影。我从小到大看过的电影足有上千部,要从中挑出十部来实在不是件容易事。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十部电影的名单变来变去,难以定夺。我能轻而易举地挑出另外十部电影来,无论是我对其喜爱程度还是电影自身素质都不遑多让。在最终定下的这份名单中,我尽量选择不同风格的影片,以便涵盖我的观影经历、总结我的电影喜好。因为内容题材大相径庭,难以比较电影之间的高低,下面按照上映时间排序。 《天堂电影院》(意大利,1988)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2009年元旦,那时我在上海读书。因为放假的缘故,上海本地的同学和老家较近的南方同学都回家了,宿舍里就剩下我一个人。由于寂寞无聊,我跑去网吧看电影,阴差阳错就看了这部《天堂电影院》。看到最后我泪流满面,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后来我把这部电影推荐给父亲,他对外国文化缺乏了解,而且勉强才能跟上字幕,同样也被感动到落泪。这部电影有超出文化隔膜、打动人心的地方,那就是对过往的怀念。无论是谁,多多少少都有怀旧的情结。哪怕再铁石心肠的人,想到童年的趣事、初恋的美好、亲人的关爱,心中总会涌上一股暖流。这部电影就成功地唤起了那份温暖。结尾主人公重回故里是画龙点睛之处,往日旧时光在今日重现。当最终看到老放映师留下的吻戏胶卷,伤感、喜悦、激动……无数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深深感到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天堂电影院》不单是一部好电影,更是送给电影的一首赞美诗。 《霸王别姬》(中国,1993) 《霸王别姬》是一部史诗电影,看完仿佛过了一辈子。在我看来,《霸王别姬》有三层好处:首先是精彩的故事,构成了电影的骨架,这主要要感谢原作者李碧华;再有是精彩的表演,生成了电影的血肉,尤为突出的自然是张国荣;最后是主题的升华与提炼,铸成了电影的灵魂,这是导演陈凯歌的功劳;此三者缺一不可。后来我读了原著小说,虽然故事够传奇,总觉得少了精气神,流于通俗;张国荣再才华横溢,也免不了被粗制滥造的港片暴殄天物;陈凯歌追求的宏大叙事一旦没了内容的支撑就变得空洞干瘪,他后来的作品素质节节下滑有目共睹。所以这是部享尽天时地利的电影,二十多年过去了,国内再也没能拍出第二部来。这部电影层次丰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角度。看完这部电影,最让我感概的就是命运无情,人生无常。面对历史的车轮、时代的巨浪,普通人就像小虫小虾,毫无反抗之力。经历过苦难的人,最要紧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警醒

我为什么写作

我为什么写作?古今中外众多作家对这个题目作出过精彩的论述。博尔赫斯的说法最美: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奥威尔的说法最清楚明白:为了表现自我,为了审美,为了记录历史,为了政治影响;王小波的说法最直截了当: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 以上的说法都很有道理,不过放在我身上都不太合适。我现在不是,将来也几乎不可能成为职业作家。在我看来作家是一种很糟糕的职业。职业的首要目的是提供稳定的收入,靠写作实现这一点太难了。就以国内来说,如果想要靠写作赚钱,比较靠谱的就是写企业文案、媒体宣传、营销广告、新闻报道。这些都是目的明确的实用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不是作者作得了主的。至于创意写作,能赚钱的主要是写剧本和网络小说,这两样都要迎合市场,赚的都是辛苦钱,而且赢家通吃,绝大多数也就混个温饱。放眼全中国,能以写作为生并且自由创作的恐怕顶多几百人。任何一种主流职业的收入、稳定性和发展前景都比写作好得多。即便是青春年少时,我也未曾认真想过要当作家,对我而言写作只是一项爱好。 当一件事仅仅被当成爱好,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单纯许多。回顾我的写作经历,最初动笔的缘由是喜好读书。就像爱听歌的人自己也喜欢唱上两句,读得多了自然就想要写。当我还在上小学时就常常写些小文章,读后感、游记之类的。升上初中后开始尝试写小说。写作通常是从模仿开始,那时我在读卡夫卡、博尔赫斯还有许多其他奇奇怪怪的后现代作家,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怪模怪样。高中时学业紧张,没有时间写作,只是偶尔在写周记时自由发挥一下。上大学后正好赶上社交网络的热潮,我时不时在网上写写日志、评论,在论坛发一些文章。出国留学后知乎流行起来了,我也用心写过些回答。 以上种种,同一辈里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人说现在是全民写作的时代,我很赞同这一说法。曾几何时,写作只属于少数人,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是件了不得的事。当今由于网络的普及,发表文章变得容易了。无论是论坛、社交网站、文学网站还是微博、博客、公众号,随便哪个平台都有成千上万的潜在读者,再不济也可以分享给自己的社交圈。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追求精神生活的余裕,变得更加关注自我,表达欲更强了。写作从一件罕有、严肃的事变成了日常行为,不再限定于特定人群。 我早期的写作都是随性的、缺少自觉的。这些写作都没有什么价值,

谈香港电影

在少年时代,我看的电影九成都是香港制造。当年很少去影院,看的电影要么是在电视上播的,要么是租的影碟。印象中香港电影的影碟封面夸张露骨,即便是巨星名导的作品也显得格调不高。小时和大人一起去租影碟,滿墙稀奇古怪的封面时不时给我造成一些不适。大概是旧电视和盗版影碟的过错,记忆中的香港老电影全都画面模糊,色彩失真。香港电影往往配有字幕,可是粤语字幕与国语对白各讲各的,有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香港电影的题材似乎总是功夫、枪战、搞笑、赌博、恐怖,同类影片总是充斥互相抄袭的雷同桥段。如此种种,即便在小时候我也意识到香港电影的粗糙,与《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等好莱坞大片不可同日而语。话虽如此,形式粗糙的香港电影曾为我带来无数的快乐。自从《无间道》开始,香港电影越来越精致了,可是反倒失去了当年的趣味。总听人说现在的香港电影没有港味了,我也深有同感。至于港味到底是什么,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我之前读过一本《香港电影的秘密》,其作者大卫·波德维尔是位著名电影理论家,详尽地探讨了香港电影在导演、剧本、摄影等方面的技术特点。我对专业技术所知寥寥,只谈谈作为普通影迷的感受。 说起香港电影的特色,我首先想到的是功夫片。中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在小说、戏剧、影视、动漫等诸多艺术形式中都有体现。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国便开始拍摄武侠电影,香港五六十年代的黄飞鸿电影红极一时。我所看过的最早的武术题材电影则是李小龙七十年代拍摄的四部半功夫片。这几部电影情节简单,无非是正邪对抗,精彩之处全在于李小龙的功夫表演。李小龙采用远镜头,动作看得清清楚楚,这点极其令我欣赏。功夫片就是要看硬功夫,那些镜头切得花里胡哨的都有投机取巧之嫌。李小龙的动作迅猛简洁,在快速急促的进攻后往往加入一段停顿,制造动静对比,更加强化动作的魄力。这些动作场面虽然没有台词,但是依然富有戏剧性的起承转合,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开始时的受挫,中途激烈的对攻,后期形势的转折,最终大获全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猛龙过江》结尾在罗马斗兽场的决斗。紧随其后的成龙则是在动作中加入了喜剧要素。比起战无不胜的李小龙,成龙的形象更加亲民,他在电影中总是要经历辛苦和狼狈,最终获得来之不易的胜利。成龙的打斗往往发生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他会利用身边的道具,与环境互动,实现花样百出的动作场面。比如《A计划》中精彩的自行车巷战,还有《醉拳2》中钢铁厂的乱斗。另一位功夫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