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20的博文

读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有好多种,我为什么要读一本美国人编写的文学史呢?说实话,我只是入门者的水平,没能力从学术角度品评好坏。像「中国文学史」这样的大题目,写成书动辄上千页,要啃下来不是件易事。比起学术成就高低,我更在乎是否易读。《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通俗流畅,能让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坚持读完,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优点。 至于为什么易读,我想主要由于两点。第一,这本书是面向外国读者的,它的目标受众恐怕连李白杜甫都不认识,所以注重深入浅出。第二,我一直觉得翻译成中文的书,有时比直接用中文写成的书更好懂。翻译是一个阐释的过程,译者自然而然地就把原文变得更浅显易懂了。 这本书的结构很有意思,并没有按朝代编排内容。全书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介绍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接下来的四个部分对应四种基本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第六部分是「注疏、批评和解释」,第七部分则是「民间及周边文学」。 这种编排结构的优点是方便读者阅读,每章好似一篇独立的小论文,单独挑出来读也无妨,不必为漫长复杂的朝代变迁烦神。不过这也使得全书缺乏一以贯之的主题精神,好像只是单纯地把一篇篇文章汇总起来。还有像苏轼这样诗文词赋俱佳的,把各种文体的创作拆开来讲也很奇怪,看这本书根本无法对苏轼有什么深入理解。具体到每个话题也是鸟瞰纵览,细节不足,比如「二十世纪的小说」这一章,鲁迅只用一两页就带过了,张爱玲更是仅用了两三段话就算讲完了。我把这本书当成引荐入门的起点,写得简单些也无妨,这些毛病就不细究了。 下面说说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几个点。 佛教与白话:中国古典文学以文言为主,佛教的传播促进了白话写作的发展。其原因多且复杂,包括佛教戒律对白话的赞成、对记诵的强调、轻视书面文笔、讲究众生平等以及印度语言学的高度发达。还有一点就是早期翻译经文的都是外国僧侣,这些人白话流利却不擅长文言,所以译文中加入了白话。 古典散文的题材:古人写散文多是公文(奏议、诏令)、纪念逝者(碑铭、墓志、颂赞、祭文)和社交(赠序、书信)等等。我仔细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古代没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所以文章偏实用性。作家写作往往顺应时代潮流,创作体裁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雕版印刷推进了章回小说,英国十八世纪的报刊风潮推动了小品随笔,大抵如此。 传统小说评点:过去我对小说评点(如金圣叹、脂砚斋的评点)并不留心,只觉得司空见惯。看完这部书关

读真保裕一的《夺取》

《夺取》是一本关于造假钞的小说。这本书有七百多页,其中至少一半内容是「假钞百科」,其内容之详实令人咋舌,作者明显下了非常深的功夫。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虽然知道造假钞难如登天,但是并不了解到底怎么个难法。读完我才知道,原来造假钞是要从种树开始的。印钞票用的纸,当然不是市面上能买得到的。想要有真钞一样的厚度、质感,就要自己造纸。纸质取决于木材纤维,需要用到特定的树木。《夺取》中的假钞团队,光是种树就耗掉了几年。 有了原材料,接下来的难点是如何扫描钞票。纸币图案有极其精细的细节,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普通扫描仪难以达到足够精度。即便小说中主角盗用了印刷厂的高级扫描仪,接下来还要用一双巧手绘制线条细节,没天分的人一辈子都做不成。 辛辛苦苦做出了母版,如何印刷更是难上加难。纸币是印刷技术的集大成,蕴含无数技术精华。为了让读者理解这一点,书中不厌其烦地介绍印刷技术的基本知识。像是印刷分成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每种印刷有不同的效果,等等。就算真的印成了,接下来还要应付钞票的水印、荧光等防伪手段。 说实话,看到后面我真的为主角感到心累。投入这么多资金和心血,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做什么不比造假钞好呢?这本书写于九十年代,现在的纸币包含更多防伪技术,造假更是天方夜谭。所有妄想造假钞的违法犯罪分子都应该看看这本书,肯定立马断了邪念。 只有在一种特殊情况下,才能制造出以假乱真的假钞,那就是动用国家的力量。读完这本书,我在网上查到了「超级美钞事件」,在八十年代后期出现近乎完美的美元假钞,据说是朝鲜印制。朝鲜则反过来指责美国贼喊抓贼,是中央情报局自己印的。无论真相如何,这都不是私人团体能做成的事。 当然了,光靠假钞百科是写不成一本小说的。说实话,看到后面我一边佩服作者用功,一边打着哈欠跳过技术细节的描写。毕竟读者不是真的要去造假钞,哪有心情学那些枯燥繁复的印刷知识呢?不过《夺取》曾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和山本周五郎赏双奖,绝非浪得虚名。在假钞知识之外,这本书还讲了一个精彩的冒险故事。 这本书的结构十分工整,分为三部,每一部的结构都是: 一,引入危机:讲述主角为什么要造假钞。从一开始欠下巨额高利贷到后面的深仇血恨,主角铤而走险的动机令人信服; 二,准备行动:讲述主角如何做假钞。比较冗长的技术细节都集中在这一部分; 三,解决危机:主角利用假钞与反派展开正面冲突。这一部分充斥着动作场面,正

读横山秀夫的《阴暗的季节》

横山秀夫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在中国的知名度却比较一般,我直到最近才开始阅读他的作品。我最开始读的是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的获奖作《动机》,其文笔之老练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随后就读了这本《阴暗的季节》。两相比较,《动机》的发表时间比《阴暗的季节》晚了几年,在技巧上更工整一些。不过要论选题独到,我倒觉得《阴暗的季节》更有代表性。 《阴暗的季节》包含四个短篇推理小说,都是以警察为主角。警察是推理小说中的常客,其作用要么是解决案件,要么是衬托侦探的智慧。这本书另辟蹊径,着眼于警察局内部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势,其中的推理成分非常淡,读起来感觉更像是官场小说。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日剧《跳跃大搜查线》,这部警察题材的电视剧没有把重点放在侦破案件上,而是刻画警察职场的甘苦,讽刺了警察组织中的官僚主义现象。比起《跳跃大搜查线》这样的喜剧,《阴暗的季节》对警察组织的抨击更加犀利,揭露出的人性黑暗面令人不寒而栗。 第一个短篇是《阴暗的季节》,与本书标题同名。所谓「阴暗的季节」,就是警察局里人事调动的季节。这篇讲到警界高层领导退休时,不会直接放下所有权利,警务科会为其安排一个地方职位。这样做是为了缓冲领导从一线退下来的失落感,算是一种内部的福利。在地方干上几年之后,领导就会心照不宣地退位,把位置让给别人。在这个故事中,原刑事部部长在地方任职三年后本应该按照惯例退下来,可是却坚决不退,给人事部门带来了大麻烦。于是相关负责人二渡开始调查部长不退位的理由,竭尽所能与老领导周旋。按说这种事,只要当面问清楚不就行了吗?可是由于日本人交流时特有的拖泥带水,加上官场的复杂性,二渡陷入了一滩泥沼,举步维艰。这篇小说为全书定下基调,引入了二渡这个贯穿全书的线索人物。可惜最后的真相过于巧合,削弱了故事的说服力。 第二个短篇是《地之声》。上层领导的意见是「天之声」,来自基层的声音则是「地之声」。为了在人事调动的季节获得上层的注意,一名警察设计了一个局,没想到弄巧成拙。这个故事结尾的反转要比前一篇自然多了。其中一个毒蛇一般的配角柳一树非常抢眼,他把同事们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乐在其中地充当间谍的角色。 第三个短篇是《黑色线条嫌犯肖像画》,这篇情节相对简单,主要是反映了女警察在工作中的辛苦。警察是非常男性化的职业,女警察难免会受到职场歧视,被当成花瓶。 第四个短篇是《公文包》,在我看来这是全书中

读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是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高产的后果就是作品良莠不齐。《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这些代表作确实写得好,《名侦探的守则》《超杀人事件》这些反讽小说也算有趣,其余作品就平平常常。而且他的写作态度不够严肃,早年还称得上是勤奋努力,功成名就后越来越缺少创作诚意,常有庸作问世。我十多年前开始读东野圭吾,对他的印象从「惊为天人」一路下跌到「泯然众人」,读的越多就越失望,最后兴味索然,干脆再也不碰了。近来打不起精神读费力气的书,只想找本消遣读物放松一下,就选了这本《解忧杂货店》。 身为「畅销天王」,东野圭吾非常精通写作畅销书的诀窍,这本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书文字简单平实,读起来毫无难度;篇幅适中,容易被大众读者接受,也适合影视改编。书中没有任何冗长的描写,叙事节奏快,全书用一个个视觉化的场景串联起来,读起来像剧本,我在阅读时脑海中不自觉地播起电影来。 所谓「解忧杂货店」,是一家接受烦恼咨询的杂货店,每个来咨询的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全书主要由五个故事组成: 即将参加奥运会选拔的女运动员,男朋友身患绝症,是要参加集训还是陪男朋友? 从小镇到东京追求音乐梦想的青年,事业迟迟没有起色,父母却日渐衰老,是要坚持梦想还是回老家继承家业? 怀了有妇之夫的孩子,要不要生下来? 父母欠下巨额债务打算跑路,自己要不要跟着逃跑? 身陷贫困,如何发家致富? 单看这些故事,全都是《知音》《故事会》的杂志文章水准。这些人生烦恼都没有一个正确答案,书中也不过是给出些温暖积极的关怀,灌输些心灵鸡汤罢了。东野圭吾的高明之处,是为全书套上了一层科幻的「皮」,再用复杂的时间线把所有故事串联起来。 不知出于什么缘故,这间解忧杂货店有穿越时空的功能。在小说的开头,三个毛贼由于汽车故障误入解忧杂货店,之后遇到灵异事件,收到了几十年前寄来的烦恼咨询信,于是充当起人生导师来。另一方面,过去解忧杂货店的创始人在去世前收到了来自未来的信件。就这样,处于不同时空的、看似不相干的人彼此联系起来。 经过这样一层包装,故事平添了许多悬念。这本书打乱了时间顺序,每章都会换视角,初读时会有些疑惑。等到看完全书,理清人物、事件的关系后,则有恍然大悟之感。但是无论手法如何巧妙,依旧改变不了内容老套的事实,更何况时空穿越本身就是科幻题材的老梗。 总之,这本书的写作手法非常圆熟,充分体现

读肯·福莱特的《针眼》

这本书是典型的通俗惊悚小说,情节非常套路化,基本上每章扫两眼就知道这章要写什么、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读完感觉这是本可以批量生产的商业作品,看不到任何作者本人的特色。 故事主干线索是二战时同盟国将要登陆诺曼底,反攻德国。同盟国设置了虚假的部队来迷惑德国,企图混淆登陆地点。这一重要情报被德国间谍「针眼」发现了,他取得情报后打算逃回德国,遭到了英国情报局的追捕。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追捕间谍。诺曼底登陆这份情报只是个「麦高芬」,换成其它事情(政治机密、秘密武器、藏宝图)对故事毫无影响。作者刻意引入了丘吉尔、希特勒等历史人物,以此渲染这个麦高芬的重要性。但是故事中间谍轻而易举地就取得了这份情报,希特勒以及众多纳粹将领居然把如此重大决定完全押宝在一个间谍身上,这种夸大其词过于荒谬。 间谍「针眼」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作者一开始就让他杀了一个与主线故事毫不相干的女角色(她主动向间谍投怀送抱,正好撞到间谍在发电报),以此描绘针眼的心冷手辣和他的性吸引力(作者反复描写他高大英俊、孔武有力)。顺带一提,本书中有数段无意义的性描写,纯粹是用来吸引读者,对故事发展没有作用。 作者常常直接描述针眼的思考过程,以此渲染他性格多么冷静,思维多么缜密。但是针眼在书中杀人太多了,几乎是一个杀人狂,做事一点都不谨慎。就拿开场第一段谋杀来说,他作为一个租客在自己的房间里杀死了房东,至少有三个房客熟悉他的长相,他居然以为因为自己用了假身份就高枕无忧了。这无疑是他犯下的致命错误,之后英国官方正是利用这个案子找到他的。 接下来另外一个德国间谍向他传递消息,告知德国指派他调查军事情报以及与德军潜艇(潜艇是逃回德国的手段)的联络方式。这个工具人完成任务后被针眼杀死。此时针眼已经知道这个间谍被英国监控,这次杀人又是不谨慎的行为。 之后针眼如同儿戏一般乘着一艘小船潜入了军事禁区,作者的借口是陆上交通被戒严,但是水路没有监察。针眼取得情报、拍摄照片后,遇到五个持枪的巡逻兵,只用了一把匕首就把五个人全都杀死了。如果英国军方真的如此松懈,这个情报还称得上机密吗?这点姑且放作者一码,更大的硬伤是,针眼居然没有立即向德国发电报传递消息,而是觉得亲自把胶卷带回德国。要知道,这时他已经杀了七个人,其中五个还是在军队禁区巡逻的军人,他实在太没有紧张感了。 针眼逃离现场,乘坐火车回伦敦。在火车上他遇到了英国情报局埋伏的线人。这个线人毫无意外

读冰临神下的《死人经》

武侠小说衰落已久,老一辈武侠名家「金古梁温黄」中四位已经作古,硕果仅存的温瑞安也好多年没出过新书了。名噪一时的「大陆新武侠」同样归于平淡,成了明日黄花。在一片萧条的环境下,每当在网上聊起武侠,我总能看到有人提起《死人经》,称赞其为近年来罕有的武侠佳作。我起了好奇心,花大概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死人经》的第一卷《杀手少年》,聊聊想法。 这本书开头部分写的一般,主角惨遭灭门报仇雪恨这种故事实在太老套了。而且文字很平淡,人物对话写的尤其不好。写对话很考验作者的笔力,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死人经》里人物讲话差不多都是一个调调,而且偏书面语,给人感觉有点不自然。戏剧性强烈的地方、角色们互撂狠话时还成,日常对话就有些别扭。 很快地,这本书出色的情节就挽回文字上的那些小缺点了。主角被强盗掳走、卖到仇家金鹏堡里当奴隶,这时好戏才正式上演。主角在石堡里命悬一线,时刻处于危机之中,又处心积虑报仇,这段无论情节、风格、手法,明显是借鉴古龙的《白玉老虎》,专门培养杀手的金鹏堡几乎就是唐门的翻版。如同《白玉老虎》一样,《死人经》成功地渲染出压抑紧张的氛围,让读者时刻为着主角的将来提心吊胆。复仇故事讲究先抑后扬,主角前期越惨,后期复仇才越痛快。主角每天扛死尸,受虐待,自身无比弱小,处在石堡最底层,在绝望中拼命挣扎。主角陷害遥奴走火入魔、暗杀认识自己真实身份的杀手,随后被雪娘挟持,被设下三年内走火入魔的死亡期限,这一系列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迭起,写的特别好。读到这里,很惊讶于作者情节编排的老练,逐日连载的网络小说能维持这样稳定的质量真的很难得。雪娘教主角武功,让他和石堡千金上官如比武,这段明显是化用自《鹿鼎记》。主角落悬崖、奇遇大鹏鸟获得武功秘籍这段勉强算是俗而有力吧,武侠小说的主人公总是难逃落悬崖的命运。之后盗宝这段把之前的种种戏剧冲突一起引爆,处理的干净利落。 主角当上杀手学徒之后,故事陡然一变。虽说主角仍处在危机之中,却由被动转向主动。之前是受命运摆布,想放弃复仇也逃不掉,这时却开始主动出击了。主角从当初只有一腔愤恨的少年彻底转变成了冷静、聪明、阴狠毒辣的杀手。杀手学徒乱战这段写的很好,一群十余岁的少年间的血腥杀戮让人想到了《蝇王》。同时荷女这个角色开始登上前台,从配角变为两大女主角之一。荷女冷静沉着,办事滴水不漏,对主角衷心耿耿,几乎就是主角的女版化身。两人合练死人经

荒诞成长故事:读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在所有享有盛名的文学大师中,狄更斯大概是我最不懂得欣赏的一位。他的小说文字幽默,情节生动曲折,结尾总是合家欢大团圆,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受大众欢迎。在没有影视的年代,他的小说连载就是当年的大众娱乐。但是他的局限性也非常突出。他笔下的人物是卡通漫画式的,全都戴着夸张的脸谱,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就指出狄更斯的人物几乎全都是扁平的。还有连载小说的通病:为了吸引读者买下一期,他会在每期结尾故弄玄虚,搞些狗血的悬念;长年连载总有才思枯竭的时候,他会写些无意义的旁支情节来灌水,把小说弄得拖沓冗长。他的小说里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多愁善感,如奥威尔在《查尔斯·狄更斯》这篇文章里所说:「即使以他那个时代的标准去衡量,狄更斯也是一个格外矫揉造作的作家。」一言以蔽之,狄更斯是一个通俗小说作家。狄更斯是英美国家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其影响力毋庸置疑。可说他是最伟大的英国小说家,就好比说金庸是最伟大的中国小说家,总让我觉得不太对劲。 我刚读完了《远大前程》,这是狄更斯的晚期著作,被公认为是他最成熟、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我在读之前是满怀期待的,希望能推翻过去对狄更斯的不良印象,结果再一次失望了,这本小说还是犯了狄更斯一贯的老毛病。 首要的毛病就是结构散乱。《远大前程》的主要情节很简单,讲的是一位名叫皮普的贫穷少年因缘巧合获得从天而降的财富、之后又失去财富的故事,整体框架颇似寓言。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狄更斯写成了分成三部、超过四十万字的长篇。这本书情节枝蔓丛生,主人公皮普多数时候都是个旁观者,大量笔墨都花在配角身上了。读完全书,我发现很多旁支情节都没有逻辑上的必要性,完全可以删去。 比如说书中的奥立克这个角色,在第一部里他纯粹是个讨人厌的角色,第三部里突然要加害皮普,并且承认自己是第一部里袭击皮普姐姐的真凶。但是为什么要在故事中硬加入一个反派、上演暴力戏码呢?在这两处暴力情节里,袭击皮普姐姐造成的结果是姐姐这个角色的退场,她此后卧床不起、丧失言语能力,最终去世。考虑到自从第二部皮普去伦敦以后,他家乡这些角色露脸的机会自然而然大大减少,没必要用这种方式除掉一个角色。而且之前明明花了许多笔墨去描写皮普姐姐,这样突然的退场不是白白浪费掉一个角色吗?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狄更斯要制造悬疑烟雾,让读者好奇谁是凶手。至于第三部里皮普遇袭,这段情节完全是个噱头,身处险境的皮普转眼间就被朋友救出来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