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20的博文

读阿瑟·黑利的《烈药》

阿瑟·黑利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畅销作家,他的特色是「行业小说」,每本小说都针对一个行业,如航空、饭店、银行、汽车等等。他写每本书都要用三年:头一年用来做行业调研,接下来半年检阅调研笔记,最后用一年半写作。这种写法相当费时,以至于他在四十年漫长的写作生涯里只出了十本小说。他把行业知识用通俗故事包装起来,读一本小说顺便了解些行业内幕,既是消遣又能满足好奇心,难怪几乎本本畅销。 不过这种写法也有天然的缺点。调查报告与小说毕竟是两样事,比起一石二鸟,更容易顾此失彼。材料堆积多了,一定会破坏文学性。阿瑟·黑利笔下的人物都是二维扁平的,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发展变化,是用来阐述行业背景、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也都很套路化,基本就是正邪对抗:正派有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反派则因循守旧、唯利是图;双方不断产生冲突,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大团圆结局。 另一个问题则是内容的时效性。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每隔几年就要大换样。阿瑟·黑利交出的行业报告,又有多长的保质期呢?他从五十年代开始写小说,最后一本小说也出版于二十多年前了,想要靠看小说来学知识的读者不妨自己掂量一下。说到底,学习是学习,娱乐是娱乐,不要妄想投机取巧。 《烈药》出版于一九八四年,是阿瑟·黑利的晚期作品,写的是制药业。这本书保持了既往的风格,该有的优点依旧有,也没能摆脱一贯的毛病。女主人公在制药业摸爬滚打几十年,从底层的小推销员一路做到总裁,小说通过她的职业生涯展示了制药业的方方面面。看完这本书,读者对制药业的产业结构、生态都会有基本的认知。 无论主配角,书中人物都是刻板符号,没有真实感,全书没有一个让我喜欢的角色。阿瑟·黑利太偏袒女主人公了,把她刻画成了完美无缺的高大上人物,不管她做什么都是对的,她是商业先锋、道德楷模,得了便宜还要卖乖,所有人都爱戴她。然而她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她的事业成功主要是靠傍大腿,她的道德感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尽管她一直被作者标榜为道德榜样,可是她出轨后心安理得,结尾处没有揭露公司讹诈药管局的真相,只因为「这对谁都没有什么好处」。所谓「玛丽苏」「凤傲天」大概不过如此吧。 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实在太长了,故事从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这样长的跨度很难设计紧凑的情节。整本书就是借由女主人公的经历串联起来的,虽然都是围绕着制药和医疗,但是各段情节彼此间联系甚少,简单说就是流水账。最后也是断崖式结尾

读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是一部精致、优美的爱情小说。屠格涅夫无愧为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文豪,整部书在写作技法上几乎无可挑剔。我在阅读过程中格外注意到的两点是: 第一,屠格涅夫有敏锐的洞察力,很明显对他所书写的人物、社会环境有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篇幅不长,人物却很多。即便是无关紧要的小配角,屠格涅夫也将其塑造的生动、真实可信,比如性情孤僻古怪的音乐家列姆,男主角的同学、真诚又冲动的米哈列维奇。对于贵族阶级荒淫、空虚的生活方式,下层人民的苦难,虽然着墨不多,但是观察的很透彻。 第二,屠格涅夫是一流的散文家,文笔优美,尤其擅长景色描写。经过翻译后原文的美感已经受损,即便如此依然令人赏心悦目,整部书读起来非常舒适自然。 如果一定要挑毛病的话,我觉得这本书的结构尚有改善的余地。书中经常插叙,用一整章甚至数章来追述人物的生平。比如开头读着读着突然开始介绍列姆的经历;在主人公拉夫列茨基刚刚登场后,屠格涅夫花了大量篇幅讲述拉夫列茨基的父亲;在临近结尾时,又有一整章追述女主角丽莎的成长过程。这种写法不由得让我感觉有些笨拙,打乱了叙事节奏。 我承认这本书写的很好,但是并不十分喜欢,读到后半本时甚至有些恼火。这本书情节很简单,是一个常规的爱情故事,两位主人公从相识到相爱,之后恋情受到阻挠,最终悲剧收场。情节简单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不喜欢的地方主要是主人公令人厌烦。 屠格涅夫是把女主角丽莎当成理想女性来描写的,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作家把笔下的角色写成道德楷模,难免会导致形象单薄、虚假。丽莎是一个年轻女孩,她在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漂亮(又有哪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不漂亮呢?),善良(善良是小说人物最无聊的品质),笃信上帝、道德感强(传统的、逆来顺受式的女性道德)。她年轻,没有生活经验,每日所做就是学习、弹琴唱歌、拜上帝,几乎没有性格可言。当小说后半段她与拉夫列茨基相爱后,性格稍微鲜活了一点,可是遇到挫折后立即退缩了,出家做了修女。这种封建社会的女性形象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中国旧小说中的贞洁烈女。 男主角拉夫列茨基是一个完全被动的人,除了追求丽莎,没有自发地做任何一件事。他像是《战争与和平》里的皮埃尔,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想要为祖国做点什么,可是一无所成、一无所用。这类「多余人」是俄国文学中的典型形象。他从小被家人严格管束,没有正常的社交,对现实生活惊人的无知。当他的父亲去

读保罗·格雷厄姆的《黑客与画家》

这本书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是由于作者保罗·格雷厄姆的成功经历。保罗·格雷厄姆是著名的程序员、风险投资家。他最主要的成就有两个:一是在九十年代创办了最早的Web应用Viaweb,之后以五千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雅虎;二是在2005年联合创立了著名的创业投资公司Y Combinator。他在博客上发表了许多关于编程语言、创业、黑客文化的随笔,《黑客与画家》是他随笔的合集。 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他不是技术专家和亿万富翁,这本书恐怕根本得不到出版的机会。这不是一本围绕专一主题、深思熟虑写出来的书,而是博客文章的合集,内容十分杂乱,定位模糊。 因为涉及到计算机和创业,这本书常和《人月神话》这样的书放在一起,但是这并非一本专业读物。其中数篇涉及到Lisp语言,但是都很浅显,读者千万不要指望通过这几篇文章能对Lisp有多深入的了解。如果有人从未接触过编程,我倒是非常推荐《编程语言解析》这一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编程语言。至于创业,最好的一篇是《另一条路》,保罗·格雷厄姆在这篇文章里回顾了创办Viaweb的经历,其中对未来互联网软件的预测已经成为了事实。可惜的是,这本书写于将近二十年前,里面的信息很有些过时了。只要读者在过去二十年里稍微关注过IT行业,这本书能带给你的新知识微乎其微。 还有一些文章是关于黑客文化的。对于普通读者来讲,这部分文章大概是最有阅读趣味的,最好的两篇是《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以及《黑客与画家》。美国歧视“书呆子”的校园文化带有反智色彩,一直让我莫名奇妙。《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指出校园是远离真实世界的小圈子,在校园里做的事没有真实效果,社交圈的评价成为了最高标准,青少年们只是想着如何才能受欢迎。《黑客与画家》中将黑客类比于画家,这个类比非常牵强,但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正确的:黑客的工作需要创造力,而不是纯粹的技术劳作。保罗·格雷厄姆在学生时代是个典型的书呆子,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黑客,他以亲身经历写出来的文章颇具说服力。 当保罗·格雷厄姆谈论专业和亲身经历以外的事时,他的可信度就极其有限了。和大多数成功人士一样,保罗·格雷厄姆有着爆棚的自信心,在文章里毫不在乎地下定论。在《如何创造财富》《关注贫富分化》中,他武断地探讨经济问题,义正言辞地宣称贫富差距过大是健康的,征税是一种偷窃。考虑到他本人是一个亿万富翁,真是有些大言不惭。 我善意地猜测,

读古龙的《英雄无泪》

说起来这本书可以算是古龙最后一本像样子的小说。按照网上资料,《英雄无泪》出版于1979年,同年还有一本不知所云的《午夜兰花》。写《英雄无泪》时古龙刚过不惑之年,他的创意少了,可是笔力、精力都处于成熟期,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更进一步、再攀高峰。只可惜命运给他来了一下狠的。古龙于1980年负伤入院,之后受健康状况的影响,创作力急剧下降,再也没有写出什么像样子的小说了。 《英雄无泪》篇幅不长,在古龙作品中算是比较中庸的一本,保持了古龙一贯的优点,同时也没能摆脱一贯的缺点。虽然难称佳作,却很能体现古龙的写作风格。 先说优点。古龙的一大特色是描写偏离主流、甚至畸形的人物,与金庸、梁羽生笔下高大上的主角们形成鲜明对比。《英雄无泪》表面上的主角是高渐飞,实际上的核心角色却是卓东来。卓东来先天残疾,不是「完整」的男人,而且母亲难产而死,双胞胎弟弟也胎死腹中,导致卓东来始终摆脱不了自卑与自责。同时他又是一个爱美、有野心、心狠手辣的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造成他内心的矛盾,使他陷入了病态。卓东来耗费一生精力打造司马超群这个高大威武、武功盖世的英雄,司马超群像是他的弟弟、儿子、情人,更是他心中理想的投射。卓东来的人物塑造是循序渐进、层层展开的,一开始是华丽贵公子的形象,之后一步步地揭开黑暗面,使得这个虚构出来病态人物形象立体、令人信服。单凭卓东来这个人物,《英雄无泪》就值得一读。 古龙善于烘托悬疑气氛,情节发展快速流畅,在这一点上《英雄无泪》同样做的不错。《英雄无泪》开头迅速展开激烈的戏剧冲突,两大势力中一派要杀人,一派要保人,同时引出神秘的、使用一口箱子的杀手。随后的情节发展也是环环相扣,基本没有拖沓的地方。结尾谈不上多好,但大体上也把故事说圆了。 再说缺点。《英雄无泪》除了卓东来,其他角色的塑造都比较失败。 朱猛是卓东来的敌人,两人的争斗是故事主线。全书一直试图把朱猛写成一个英雄,动不动就借用旁观者的描述来印证朱猛的英雄气概。但是无论如何大碗喝酒、说话如何嚣张,朱猛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不过是一介莽夫,而且为了自己的私欲牺牲手下弟兄,与英雄两字毫不沾边。朱猛的武功和智谋都太弱了,对卓东来构不成真正的威胁,导致故事紧张感不足。 这本书的核心人物是卓东来,而占了最多篇幅的角色却是高渐飞。高渐飞是一个背景不明、性格模糊的人,在故事中像一个过客,莫名其妙地被写成了主角。看完全书后回想一下,高渐飞与整个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