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我的宅男生涯:漫画篇(三)

从狂热到平静,这个转变是非常正常的。我所读的这三千多卷漫画,称得上是日本漫画几十年来积累出的最精华。符合我口味的经典佳作都看的差不多了,自己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一般的漫画不大看得下去。小时候有充足的闲余时间,可是没有漫画看;现在漫画随便看,可是没有时间。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的焦点已经变了,不再追求一般的纯粹娱乐。漫画的娱乐价值对我来说也越来越小了。最后一口包子吃饱了,不代表前面的包子白吃了。虽然我对漫画的兴趣变低,但是漫画曾给我带来的快乐、对我审美趣味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重要、不容忽视的。
现在和漫画有一定的距离感了,反而更容易客观地评价。我曾经如此热衷于漫画,认为喜欢漫画是理所当然的,还在网上与人争论漫画是不是艺术。现在我还是对漫画很有感情,但是乐于承认漫画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叙事媒介,漫画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呢?这里我想将漫画与小说和动画作比较。在轻小说-漫画-动画早已形成完善产业链的今天,这个比较是有现实意义的。
与小说相比,漫画的优势自然是图像的魅力。当我回想一部漫画时,首先映入脑海的一定是其中角色的美术形象。这样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再怎么用语言去形容角色的容貌都没有图片来得直接。幻想题材作品中稀奇古怪的异世界,战斗题材作品中激烈的对战,在这些方面图片的表现力都胜过文字。但是图片传达信息没有文字精确,一旦涉及复杂的内容,漫画就很吃力了。除非大段大段地贴上文字,否则漫画很难重现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社会分析。语言是纯粹的思想载体,文学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不太直观,但其深度是其它艺术媒介难以比拟的。
漫画和小说毕竟距离较远,与动画的关系则十分密切。甚至可以说,改编为动画是漫画取得商业成功的标志。与动画相比,漫画似乎处处低上一截。日本漫画多数是黑白的,直观的视觉享受就无法与动画相比;漫画要拆分成一个个小格子,靠读者的想象来构筑连贯性(不熟悉漫画的人看不懂剧情是很正常的),完全比不上动画的自然流畅;动画有配音、配乐,比漫画多了一个维度。严苛一点地说,漫画像是动画制作中的分镜图,是用来生产最终结果的半成品。
这样看来,漫画似乎是小说(一维)和动画(多维)中的过渡,是可以被取代的。小说和动画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而漫画只是种小众文化,正是证明了这一点。在宅文化中,看漫画的人肯定也会看动画,反过来却未必成立。可是,要我自己对漫画和动画进行比较(小说形式太不同,姑且不提),我却以为漫画高过动画一筹。
这是为什么呢?前面不是说动画在形式上全面超越漫画吗?理论上确实如此。但是之前的讨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创作成本。在人力物力资源无限、创作时间无限的条件下,动画确实可以超过漫画了,可现实不是这样的。动画是集体创作的产物,成本非常高,而且又极为耗时。相比较起来,漫画只要有笔有纸就能画,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要表现同样的故事情节,一集标准长度二十来分钟的动画要数千乃至过万枚彩色作画,而漫画只要几十页黑白稿就行,工作量有天壤之别。因为动画太昂贵了,所以商业性太强,限制非常多,在长度、题材、风格上都没有漫画那样自由。正因如此,原创动画的数量远少于改编动画。像《灌篮高手》这样热门的漫画都不能完整地拍成动画,像《剑风传奇》这样原作画功太出色的漫画无法在动画中还原同样的作画水准,还有众多优秀的漫画根本没有机会被改编成动画。没错,动画的效果是比漫画好,但我更在乎故事的原创性、完整性、艺术性,在这些方面漫画都做得比动画好。加上漫画的数量要碾压动画(创作容易太多),产生优秀作品的机会也更多。当我超过动画预设的消费年龄层之后,能看的下去的动画就很少了,过去喜欢的动画也不太想重看了。而漫画始终对我保持一定的吸引力,过去的经典也有常看常新之感。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黑暗的宇宙:读刘慈欣的《三体全集》

第一次读《三体》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三体》在科幻圈子里已经非常出名了,不过还没有进入大众视野。我读完第一本后印象一般,就没继续读下去。转眼十年过去,《三体》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俨然成为新世纪头二十年里最成功的中文通俗小说。不仅国内互联网总提到《三体》,身边的外国朋友中也不乏《三体》书迷,搞得没读完全书的我似乎成了异类。为了搞懂「黑暗森林」「降维打击」,我终于花了一个星期,把三部曲从头到尾看完了。 三体 简单来说,三体系列讲的是地球与外星之间的星际战争。这题材算得上复古,《三体》的内容与风格都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经典科幻小说。 书中的外星人来自太阳系四光年之外的三体世界,这里有三个「太阳」。三个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著名的三体问题,也正是这套书标题的由来。现在已知三体问题是无法精确求解的,三个太阳的运行轨迹没有规律,这给三体人所在的行星造成极其严酷的生存环境。过于靠近或过于远离太阳都是致命的,三体文明被毁灭了无数次,还有彻底坠入太阳的潜在危险。小说中借由电子游戏的形式,模拟了三体文明反复诞生与毁灭的过程。虽然听上去很复杂,其实不过是在说:外星人处于水深火热中,有强烈的移民外星的意愿。把三体问题换成其它危机,比如太阳衰败,这个故事同样成立。直到有一天,三体星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号,发现地球是宜居星球,决定侵略地球。 考虑到三体人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而且拥有远超地球文明的太空科技,我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不主动寻找移民星球,而是被动地监听信号。能不能收到外星信号纯属偶然,而且按照书中的宇宙观,这信号很可能具有欺骗性,回复信号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太阳系是距离三体世界最近的恒星系统,没理由不主动勘测。对比一下,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发星,也就是小说中三体世界的原型,已经在科幻作品中被觊觎无数次了,三体人没理由从未关心过自己的邻居。 以三体人的科技水平,需要450年才能抵达地球。经过漫长的450年,没准到时候地球科技已经超过三体人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体人制造了「智子」来封锁地球科技发展。 智子是小说第一部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科幻设定,也为后来两部埋下伏笔。智子是一颗高维空间的质子,在二维空间展开后雕刻成智能计算机。按照书中的说法,从高维降到低维会「变大」(不妨想象一瓶墨水,变成二维——涂在纸上——会拥有庞大的面积)。一颗质子从九维降到二维,其面积足以包覆整...

【小说】决心(五)(全文完)

  莉亚沉吟了一会儿,随后开始讲她过去和安托万的事。玲知道莉亚完全没必要趟这趟浑水,莉亚这么做是出于对玲的同情,大概是同病相怜吧。 莉亚和安托万是大学同学,他们在学生时代谈恋爱,大学毕业后就同居了。同居大半年后,有一天安托万突然不见了,好久没回家。莉亚跟安托万的母亲通电话,才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安托万和别的女孩在一起了。莉亚一开始最主要感觉还不是伤心或者愤怒,而是迷惑不解。他们谈了几年恋爱,关系一直很稳定,安托万走之前也没跟莉亚争吵过。他这次出走肯定酝酿很久了,他当初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莉亚一起生活的呢?过了三个月,安托万和另外那个女孩分手了,又想要跟莉亚复合。莉亚挣扎一段时间后同意了。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莉亚不会跟安托万复合。但当年莉亚太年轻,这是她的第一段长期恋爱,她太缺乏经验。即便被伤害了,她依然留恋这段感情,所以才轻易原谅了安托万。她相信了安托万的说辞,相信他只是年轻不懂事,没准备好面对成熟的恋情,太早同居让他不知所措,所以他一时冲动犯下了错误。 后来他们结婚了,有了斯万。安托万是个尽责的父亲,把斯万照顾的很好。在莉亚看来,当初被抛弃只是爱情路上的一段小挫折,他们会永远在一起。没想到在斯万五岁时,莉亚发现安托万出轨了,他在出差时跟年轻女同事发生了关系。之后是漫长又折磨人的哭闹、争吵、婚姻咨询、离婚、财产分割、抚养协议,莉亚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心累。 这么多年过去,莉亚已经放下了过往的恩怨。她很高兴安托万和玲在一起,她一度以为安托万终于成熟了。可惜很显然,他并没有。 听了莉亚的故事,玲受了沉重的一击。原来安托万是个惯犯。 莉亚和玲一起探讨安托万的性格。对莉亚来说,要抨击安托万是很容易的,但她不想将他简单地归类为坏人。莉亚曾经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安托万的动机,因为安托万给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他当初并不想离婚,他说依然爱莉亚,但终究还是出轨了。他背叛玲,同样也只是给出一些泛泛的理由。莉亚觉得,说到底,一个人出轨的理由有两个:他想这么做,他允许自己这么做。 他想这么做,因为他追求即时的满足、短暂的快感。他的心里有一个洞,这个洞永远都填不满。莉亚相信他当初并不想离婚,他现在也不想跟玲分手。一夜情、网络交友、色情网站提供的都是肤浅的性刺激,他不是要寻找一个新情人来取代旧伴侣。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当他理性思考时,他知道合理、有利的选择是维持一段持久的关系。但他并不总是理...

读冰临神下的《死人经》

武侠小说衰落已久,老一辈武侠名家「金古梁温黄」中四位已经作古,硕果仅存的温瑞安也好多年没出过新书了。名噪一时的「大陆新武侠」同样归于平淡,成了明日黄花。在一片萧条的环境下,每当在网上聊起武侠,我总能看到有人提起《死人经》,称赞其为近年来罕有的武侠佳作。我起了好奇心,花大概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死人经》的第一卷《杀手少年》,聊聊想法。 这本书开头部分写的一般,主角惨遭灭门报仇雪恨这种故事实在太老套了。而且文字很平淡,人物对话写的尤其不好。写对话很考验作者的笔力,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死人经》里人物讲话差不多都是一个调调,而且偏书面语,给人感觉有点不自然。戏剧性强烈的地方、角色们互撂狠话时还成,日常对话就有些别扭。 很快地,这本书出色的情节就挽回文字上的那些小缺点了。主角被强盗掳走、卖到仇家金鹏堡里当奴隶,这时好戏才正式上演。主角在石堡里命悬一线,时刻处于危机之中,又处心积虑报仇,这段无论情节、风格、手法,明显是借鉴古龙的《白玉老虎》,专门培养杀手的金鹏堡几乎就是唐门的翻版。如同《白玉老虎》一样,《死人经》成功地渲染出压抑紧张的氛围,让读者时刻为着主角的将来提心吊胆。复仇故事讲究先抑后扬,主角前期越惨,后期复仇才越痛快。主角每天扛死尸,受虐待,自身无比弱小,处在石堡最底层,在绝望中拼命挣扎。主角陷害遥奴走火入魔、暗杀认识自己真实身份的杀手,随后被雪娘挟持,被设下三年内走火入魔的死亡期限,这一系列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迭起,写的特别好。读到这里,很惊讶于作者情节编排的老练,逐日连载的网络小说能维持这样稳定的质量真的很难得。雪娘教主角武功,让他和石堡千金上官如比武,这段明显是化用自《鹿鼎记》。主角落悬崖、奇遇大鹏鸟获得武功秘籍这段勉强算是俗而有力吧,武侠小说的主人公总是难逃落悬崖的命运。之后盗宝这段把之前的种种戏剧冲突一起引爆,处理的干净利落。 主角当上杀手学徒之后,故事陡然一变。虽说主角仍处在危机之中,却由被动转向主动。之前是受命运摆布,想放弃复仇也逃不掉,这时却开始主动出击了。主角从当初只有一腔愤恨的少年彻底转变成了冷静、聪明、阴狠毒辣的杀手。杀手学徒乱战这段写的很好,一群十余岁的少年间的血腥杀戮让人想到了《蝇王》。同时荷女这个角色开始登上前台,从配角变为两大女主角之一。荷女冷静沉着,办事滴水不漏,对主角衷心耿耿,几乎就是主角的女版化身。两人合练死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