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作时总是将自己设想为第一读者,而我也确实喜欢重读旧作。《我的宅男生涯》写于2017年夏天,距今(2023年底)已经有六年多了。近来重读这篇文章,首先想到的是用文字记录生活很有价值,其中不少内容我已经记得没那么清楚了,放在今天恐怕写不出来;另外一点是过了这么久,不妨写写之后的一些经历,就当作是原文的后日谈。
先聊动画。其实在写原文时我就很少看动画了,现在则更少了。从2017年至今,我大概每年挑两三部热门动画新番看一看,偶尔会补一补小时候错过的老动画。原文中我写到希望等自己年纪大了仍然能理解年轻人的文化,现在不过三十出头,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太能明白为什么一些动画如此受年轻人喜欢。比如说《鬼灭之刃》,我看了几集觉得很普通,说不上好坏,只是中规中矩而已,没想到居然能取得破历史记录的成绩。我最近看了一点儿《咒术回战》,内容既视感特别强,好像是用《猎人》《火影忍者》《死神》《乔乔奇妙冒险》的老梗拼凑出来的,偶尔出现的一些猎奇画面和反套路也像是故意整活。我倒也不觉它们有多差,只是看了将近三十年动画,老套路早就看腻了,不自觉就变得挑剔。我在这个年龄也很难被青少年冒险故事打动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我对喜剧片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让我笑出来就行。大热的《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前后三季我都看全了,《游戏三人娘》《佐贺偶像是传奇》这类的动画也能看个乐。《间谍过家家》非常火,我看了几集倒不觉得多么有趣。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套经典老动画:《第一神拳》和《机动警察》。这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审美偏向于八九十年代的老作品。
漫画方面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我这几年看的比较新的漫画有《帝一之国》《炎拳》《电锯人》《黄金神威》《破坏双亡亭》和《MAO摩绪》。古屋兔丸是一位风格多变的漫画鬼才,《帝一之国》画风神似另类漫画家丸尾末广,内容却是校园讽刺喜剧,造成一种奇妙的错位幽默感。前面提到《咒术回战》的反套路太刻意,像是通过夸张行径努力给作品增添一点原创性,而藤本树的反套路就自然多了。从《炎拳》到《电锯人》,我觉得这人的脑回路真的异于常人,有艺术家的个性。虽然他现在还不算太成熟,未来可期。《黄金神威》是冒险、悬疑、民俗、搞笑等元素的大杂烩,我虽然从头至尾看完了,但不算太能欣赏,电波不太合。《破坏双亡亭》和《MAO摩绪》是藤田和日郎和高桥留美子两位漫画大师的新作。这批老一辈漫画家正在逐渐从主流视野中淡出,出于怀旧心态,只要他们还肯画,有新作我都会看一看。我也补完了一些老漫画,比如《向阳之树》《神龙之谜》《功夫旋风儿》和《游戏王》。最后提一下《进击的巨人》,漫画刚开始连载时我就有在看,那时我还在上大学。这部漫画两年前完结,达成史诗级的恶性烂尾,很令我失望,算是负面的印象深刻吧。
在原文中我提到过,动漫商业性非常强,又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人群,一旦超过了适宜的年龄段就很难找回当初的乐趣了。我相信自己将来(至少在未来数年)仍然会继续看动漫,但是我认为不会再有哪部作品能对我造成像是《龙珠》《幽游白书》《灌篮高手》《棋魂》那么大的影响了。对我而言八九十年代的经典动漫超出了普通娱乐作品的范畴,是我珍贵的童年回忆。新一代的青少年观众肯定更喜欢现在的新动漫,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流行文化潮流就是这样变换更替的。意识到自己的审美取向已然有了怀旧的标签,是我人生中的新体验。
个人喜好是主观的,我的口味不能作为漫画今不如昔的证据。但有一个客观现象,大概可以为更喜欢老漫画的人辩护,那就是漫画杂志销量大幅下滑(以下数据参考日本杂志协会2023年四月到六月的调查)。《周刊少年Jump》在九十年代巅峰期单周发行量曾经高达653万本,如今只有117万本。《周刊少年Magazine》曾以445万的单周发行量超越《周刊少年Jump》成为日本最畅销的漫画杂志,但是现在只剩下37万本了。《周刊少年Sunday》也从巅峰的200万部跌至如今的16万部。在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漫画杂志在日本曾是一种主流娱乐。现如今娱乐方式这么多,看漫画的人当然就少了。读者少了,投身于漫画界的人才也就少了。当年集中涌现出来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漫画家:鸟山明、北条司、荒木飞吕彦、高桥留美子、安达充、富坚义博、井上雄彦、浦泽直树、三浦建太郎……新人漫画家年年有,可是如今绝对找不出同样豪华的阵容。
早些年因为四处搬家,我身边没什么动漫收藏。近几年生活稳定了,买了几套自己喜欢的经典老漫画放在家里。我买的都是法文版,看起来总有一点别扭,名称的翻译尤其令我不习惯。就算看得懂,可是「进藤光」写成「Hikaru Shindo」,「邪王炎杀黑龙波」写成「Ensatsu Kokuryuha」,总觉得差点儿意思,身在海外也没法强求了。明年《灌篮高手》会在法国出完全版,我还是很期待的。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我入坑了钢普拉,陆陆续续拼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机体模型。我只是入门的水平,没有改造也没有对细节的追求,能拼完就行,也算是多了一个小爱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