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文所说,马来西亚是一个不适合步行的国家,我出门主要靠网约车。但金马伦高原位置偏远,网约车可遇不可求,当地人大多自驾前往。我原本计划在这里住两天,考虑到交通不便,最后改为住在怡保,然后包车一日游。
这天的行程排得很满,我早上七点就出发了。司机是位年近五十的怡保人,也兼任向导。他做这行大半辈子了,手下还有两个司机,儿子也子承父业。司机很健谈,一路上问我们来马来西亚去了哪里、在怡保玩了什么。他提到怡保美食时赞不绝口,特别推荐白咖啡配加央酱三明治,说是人间美味。
从怡保到金马伦要两个小时车程。一路上,先是群山环绕,随后沿着新修的山路蜿蜒向上,司机说这条路比旧路安全不少。路上经过雨林,司机介绍说可以徒步。我们还经过了金马伦打工者聚居的村落,远远就望见一座印度庙。
因为起得早,我在车上迷迷糊糊半梦半醒。两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我们到了山坡上的一处茶田。放眼望去,绿色的茶田覆盖了漫山遍野,一望无际。茶田被均匀地分割成一个个横竖相间的方格,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出发前我虽然看过金马伦高原的茶田图片,但亲身体验的意义就在于此,这种感受无法被图片取代。
金马伦的美不仅在于自然环境,更在于它与马来西亚其他地方形成的鲜明反差。马来西亚是一个湿热的国家,在这里待了一周,我已经习惯了酷热,突然来到金马伦高原,气候立即变得凉爽起来。金马伦是避暑胜地,属于高地气候,常年气温只有二十度左右。我只穿了夏天的短裤,早上甚至感觉有点凉飕飕。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凉爽的气候让我精神为之一振。之前的行程都在城市里,突然来到美丽的大自然,身心都感到放松和愉快。
我虽然不懂茶,但到了这里也产生了兴趣,于是在网上查询了适合茶叶种植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茶叶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气温不宜过高或过低;对降水需求很大,但要求分布均匀;土壤要排水好,避免根部积水腐烂。此外,茶树喜欢高湿度,不喜欢强烈阳光直射,而昼夜温差大则有利于积累茶叶风味。综合以上因素,著名的茶叶产地大多位于云雾缭绕的高海拔山区,金马伦高原正是绝佳的地理位置。英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这里适合种植温带作物,并将这里打造成了茶叶、蔬果产地以及避暑胜地。
金马伦高原有多处茶园,其中最有名的是宝乐(BOH)。它始建于英国殖民时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茶叶生产商。有趣的是,这个名字竟然源自闽南语的「武夷(Bohea)」,而Bohea在英语里也正是武夷岩茶的译名。
这里的游客非常多,参观茶叶工厂时需要分批进入。工厂里弥漫着浓烈的茶香,展示了茶叶制作的揉捻、发酵、烘干等步骤。尽管解说员努力讲解,但大家大多是走马观花,没有兴趣仔细听,以至于每次解说员提问时,都没有人应答。我真心觉得发明茶叶加工工艺的人太聪明了,真猜不出来他们是怎么想到这些步骤,把苦涩的树叶变成了美味饮品。之后我在餐厅点了红茶和抹茶蛋糕,味道都不错。餐厅阳台的风景极佳,能看到四面环绕的茶田,我在这里拍了不少照片。
随后,我去了兰花与玫瑰园。这个植物园很大,色彩缤纷,每个角落的花花草草都争奇斗艳,但我大都不认识。这里还有鸡、鸭、兔子、山羊等家畜,它们一点都不怕生人。
午餐后,我们又逛了菜市场和草莓园,不过都没什么特别之处,倒是草莓奶昔挺好喝。
下午,我前往了金马仑谷茶园,这是当地另一处著名茶园。相比于宝乐茶园的人山人海,这里清幽许多,我可以更自在地漫步于茶山间,静静享受美景。离开茶园后天开始下小雨,不过我的参观已接近尾声,并没有受到影响,我感到很幸运。
最后一站是巧克力工厂,我只是随便看了看。金马伦高原很适合亲子旅行,这里的小朋友格外多。
从金马伦高原回怡保的路上,一辆摩托车飞速超过了我们的车。司机当时就说这太危险了。果不其然,不到十分钟,我们就看到这辆摩托车出了事故。车主和摩托横卧在地上,一动不动,满地是血。交警已经赶到,救护车应该还在路上,恐怕生还机会渺茫。金马伦高原山路崎岖,下雨后路面湿滑,确实非常危险。马来西亚的交通事故率本就很高,这里更是高危路段。
尽管只在金马伦高原停留了一天,但这里确实是整趟旅行的亮点。在城市中奔波了一周后,这场在大自然中的休憩恰到好处地调节了旅行的节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