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马来西亚之旅(三)马六甲

 

要欣赏马六甲这样的城市,游客需要有一些想象力。比如说这里最出名的景点荷兰红屋广场,那里的官邸、教堂、钟楼看起来都平平无奇,除了漆成红色以外实在没什么特点,我实在没法说这些建筑给我带来多少审美享受。再比如圣保罗教堂和圣地亚哥城门,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没什么好看的,而且也算不上多古老。假如把这些建筑移到欧洲去,恐怕都算不上什么景点。这些纯粹欧洲式的建筑,出现在东南亚的热带土地上,这种殖民文化造成的奇异错位感,大概才是最大的看点。



马六甲海峡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东西方海运的生命线。这样极端重要的地理位置,导致马六甲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被多国轮番侵占。从十六世纪的葡萄牙人,到之后的荷兰人、英国人,再到二战时的日本人,殖民者轮番登场,直到1957年马来西亚才得以独立。

我在马六甲历史博物馆参观时,发现各国殖民者的策略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葡萄牙人采用粗暴的军事征服,推行同化政策,热衷于与当地人通婚;荷兰人是利益至上的商人,只关心做生意,追求贸易垄断;英国人是最精明的统治者,擅长利用当地已有的社会结构,借手代理人管辖殖民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殖民体系;日本人则是纯粹的掠夺剥削,其手法最为残酷和恶劣。

中国人自然都知道郑和,不过未必有多深的认知,大概只停留在历史教科书上短短的介绍。我到了鸡场街,看见门口的告示牌,才知道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有五次都到了马六甲。这里有许许多多纪念郑和的遗址、博物馆和文化活动。中国人比欧洲人更早抵达马六甲,却不曾以武力侵犯,与欧洲殖民者的野蛮掠夺形成鲜明对比。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有二百多艘船,将近三万船员,耗资无可计数,到底有怎样的目的?虽然郑和下西洋带来朝贡和贸易利益,但和天文数字的成本比起来还是亏本买卖。郑和扫除海盗、扶持小国,短时间内建立了政治影响,但是明朝并没有长期经营,很快就被伊斯兰政权和欧洲殖民者取代了。这种远航探险始终违背中国封建王朝的传统国策,只是永乐帝个人的政治追求,难免昙花一现。

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中国和马六甲的大规模贸易与移民,峇峇娘惹就是这些早期华人移民的后代。我一直觉得娘惹文化很奇妙,他们的服装、饮食、生活习惯都保留了中华特色,又融合了马来当地和西方殖民文化的风格,让我感觉似曾相识又别具一格,好像是平行世界的中国。马六甲的峇峇娘惹遗产博物馆是必游景点,由南洋富商的娘惹豪宅改造而成,看起来很有民国风格,既老派又洋气。马六甲有许多租借娘惹服饰的店铺,总能见到女游客穿着漂亮的传统服饰四处打卡拍照。不过我发现穿娘惹服饰去遗产博物馆要多缴费,后来猜想这或许是为了保护老宅文物,或是出于商业模式的考量,但总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我去了娘惹餐馆,最喜欢的倒不是传统娘惹菜,而是一道碳烤五花肉,火候掌握的特别好,居然吃出了烤鹅肝的味道,同时搭配了解腻的酸甜酱汁。店里的马六甲椰糖奶茶也很好喝。



既然提到了饮食就多聊几句。六月是榴莲季的开始,来马来西亚当然要吃榴莲。我在吉隆坡忙着逛景点,来到马六甲才第一次吃到了榴莲。榴莲品种繁多,我吃到了顶级的黑刺榴莲,味道相当好。人们对榴莲的态度往往很极端,要么爱得要死要么恨得要死。我则很中庸,偶尔吃一次会觉得很好吃,但是吃过就算,长时间不吃也不会心心念念。我在印度餐厅吃到了胡萝卜哈尔瓦,过于甜腻,很勉强才吃完。我去了一家地道的泰国饭店,老板娘一边炒菜一边跟着CD唱热闹的泰语歌,连着唱了两个小时。比较倒霉的是临走前一晚去中国饭店吃饭踩了雷。我到马来西亚这几天吃得非常好,每间饭店都可圈可点,让我过于放心了,以为随便选一间也没问题。谁承想这间中国饭店端上来的三杯鸡是白色的,梅菜扣肉里的梅菜是绿色的,倒也不至于难吃,但基本算不上中国菜了。



马六甲是一个极其商业化的旅游城市,除了历史古迹和博物馆,其它都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像是鸡场街的夜市,红屋广场的三轮花车,都让我觉得自己像是到了假景点的傻游客。马六甲河的夜景不错,就是两岸密密麻麻的酒吧比较让人扫兴,一走一过都会被招揽客人的店员骚扰。我拍了张马六甲河的照片发给荷兰同事,问她像不像阿姆斯特丹,她说一点儿都不像,因为看上去太热了。我在网上搜了生活在马六甲是什么体验,当地居民都在抱怨堵车和高物价。这种旅游城市偶尔来一次还好,住在这里就太可怕了。

最后说个小建议。网上的旅游攻略经常提到马六甲一日游,可我觉得一天太匆忙了,住一两晚比较好。游客一般都是从吉隆坡出发,先要去中央车站,然后再坐两个多小时的大巴,单程怎么也要三小时,来回就是六小时,太累人了。马六甲面积不大,游客多道路拥挤,堵车严重,是马来西亚罕见的出门基本靠走路的城市。我在时间充裕、节奏休闲的情况下还嫌走路热到虚脱,可以想象在景点之间匆忙奔波会是多么糟糕的体验。不要抱过高的期待,用休闲的心态随便走走看看,大概是游玩马六甲最好的方法。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黑暗的宇宙:读刘慈欣的《三体全集》

第一次读《三体》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三体》在科幻圈子里已经非常出名了,不过还没有进入大众视野。我读完第一本后印象一般,就没继续读下去。转眼十年过去,《三体》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俨然成为新世纪头二十年里最成功的中文通俗小说。不仅国内互联网总提到《三体》,身边的外国朋友中也不乏《三体》书迷,搞得没读完全书的我似乎成了异类。为了搞懂「黑暗森林」「降维打击」,我终于花了一个星期,把三部曲从头到尾看完了。 三体 简单来说,三体系列讲的是地球与外星之间的星际战争。这题材算得上复古,《三体》的内容与风格都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经典科幻小说。 书中的外星人来自太阳系四光年之外的三体世界,这里有三个「太阳」。三个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著名的三体问题,也正是这套书标题的由来。现在已知三体问题是无法精确求解的,三个太阳的运行轨迹没有规律,这给三体人所在的行星造成极其严酷的生存环境。过于靠近或过于远离太阳都是致命的,三体文明被毁灭了无数次,还有彻底坠入太阳的潜在危险。小说中借由电子游戏的形式,模拟了三体文明反复诞生与毁灭的过程。虽然听上去很复杂,其实不过是在说:外星人处于水深火热中,有强烈的移民外星的意愿。把三体问题换成其它危机,比如太阳衰败,这个故事同样成立。直到有一天,三体星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号,发现地球是宜居星球,决定侵略地球。 考虑到三体人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而且拥有远超地球文明的太空科技,我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不主动寻找移民星球,而是被动地监听信号。能不能收到外星信号纯属偶然,而且按照书中的宇宙观,这信号很可能具有欺骗性,回复信号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太阳系是距离三体世界最近的恒星系统,没理由不主动勘测。对比一下,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发星,也就是小说中三体世界的原型,已经在科幻作品中被觊觎无数次了,三体人没理由从未关心过自己的邻居。 以三体人的科技水平,需要450年才能抵达地球。经过漫长的450年,没准到时候地球科技已经超过三体人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体人制造了「智子」来封锁地球科技发展。 智子是小说第一部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科幻设定,也为后来两部埋下伏笔。智子是一颗高维空间的质子,在二维空间展开后雕刻成智能计算机。按照书中的说法,从高维降到低维会「变大」(不妨想象一瓶墨水,变成二维——涂在纸上——会拥有庞大的面积)。一颗质子从九维降到二维,其面积足以包覆整...

【小说】决心(五)(全文完)

  莉亚沉吟了一会儿,随后开始讲她过去和安托万的事。玲知道莉亚完全没必要趟这趟浑水,莉亚这么做是出于对玲的同情,大概是同病相怜吧。 莉亚和安托万是大学同学,他们在学生时代谈恋爱,大学毕业后就同居了。同居大半年后,有一天安托万突然不见了,好久没回家。莉亚跟安托万的母亲通电话,才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安托万和别的女孩在一起了。莉亚一开始最主要感觉还不是伤心或者愤怒,而是迷惑不解。他们谈了几年恋爱,关系一直很稳定,安托万走之前也没跟莉亚争吵过。他这次出走肯定酝酿很久了,他当初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莉亚一起生活的呢?过了三个月,安托万和另外那个女孩分手了,又想要跟莉亚复合。莉亚挣扎一段时间后同意了。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莉亚不会跟安托万复合。但当年莉亚太年轻,这是她的第一段长期恋爱,她太缺乏经验。即便被伤害了,她依然留恋这段感情,所以才轻易原谅了安托万。她相信了安托万的说辞,相信他只是年轻不懂事,没准备好面对成熟的恋情,太早同居让他不知所措,所以他一时冲动犯下了错误。 后来他们结婚了,有了斯万。安托万是个尽责的父亲,把斯万照顾的很好。在莉亚看来,当初被抛弃只是爱情路上的一段小挫折,他们会永远在一起。没想到在斯万五岁时,莉亚发现安托万出轨了,他在出差时跟年轻女同事发生了关系。之后是漫长又折磨人的哭闹、争吵、婚姻咨询、离婚、财产分割、抚养协议,莉亚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心累。 这么多年过去,莉亚已经放下了过往的恩怨。她很高兴安托万和玲在一起,她一度以为安托万终于成熟了。可惜很显然,他并没有。 听了莉亚的故事,玲受了沉重的一击。原来安托万是个惯犯。 莉亚和玲一起探讨安托万的性格。对莉亚来说,要抨击安托万是很容易的,但她不想将他简单地归类为坏人。莉亚曾经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安托万的动机,因为安托万给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他当初并不想离婚,他说依然爱莉亚,但终究还是出轨了。他背叛玲,同样也只是给出一些泛泛的理由。莉亚觉得,说到底,一个人出轨的理由有两个:他想这么做,他允许自己这么做。 他想这么做,因为他追求即时的满足、短暂的快感。他的心里有一个洞,这个洞永远都填不满。莉亚相信他当初并不想离婚,他现在也不想跟玲分手。一夜情、网络交友、色情网站提供的都是肤浅的性刺激,他不是要寻找一个新情人来取代旧伴侣。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当他理性思考时,他知道合理、有利的选择是维持一段持久的关系。但他并不总是理...

读冰临神下的《死人经》

武侠小说衰落已久,老一辈武侠名家「金古梁温黄」中四位已经作古,硕果仅存的温瑞安也好多年没出过新书了。名噪一时的「大陆新武侠」同样归于平淡,成了明日黄花。在一片萧条的环境下,每当在网上聊起武侠,我总能看到有人提起《死人经》,称赞其为近年来罕有的武侠佳作。我起了好奇心,花大概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死人经》的第一卷《杀手少年》,聊聊想法。 这本书开头部分写的一般,主角惨遭灭门报仇雪恨这种故事实在太老套了。而且文字很平淡,人物对话写的尤其不好。写对话很考验作者的笔力,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死人经》里人物讲话差不多都是一个调调,而且偏书面语,给人感觉有点不自然。戏剧性强烈的地方、角色们互撂狠话时还成,日常对话就有些别扭。 很快地,这本书出色的情节就挽回文字上的那些小缺点了。主角被强盗掳走、卖到仇家金鹏堡里当奴隶,这时好戏才正式上演。主角在石堡里命悬一线,时刻处于危机之中,又处心积虑报仇,这段无论情节、风格、手法,明显是借鉴古龙的《白玉老虎》,专门培养杀手的金鹏堡几乎就是唐门的翻版。如同《白玉老虎》一样,《死人经》成功地渲染出压抑紧张的氛围,让读者时刻为着主角的将来提心吊胆。复仇故事讲究先抑后扬,主角前期越惨,后期复仇才越痛快。主角每天扛死尸,受虐待,自身无比弱小,处在石堡最底层,在绝望中拼命挣扎。主角陷害遥奴走火入魔、暗杀认识自己真实身份的杀手,随后被雪娘挟持,被设下三年内走火入魔的死亡期限,这一系列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迭起,写的特别好。读到这里,很惊讶于作者情节编排的老练,逐日连载的网络小说能维持这样稳定的质量真的很难得。雪娘教主角武功,让他和石堡千金上官如比武,这段明显是化用自《鹿鼎记》。主角落悬崖、奇遇大鹏鸟获得武功秘籍这段勉强算是俗而有力吧,武侠小说的主人公总是难逃落悬崖的命运。之后盗宝这段把之前的种种戏剧冲突一起引爆,处理的干净利落。 主角当上杀手学徒之后,故事陡然一变。虽说主角仍处在危机之中,却由被动转向主动。之前是受命运摆布,想放弃复仇也逃不掉,这时却开始主动出击了。主角从当初只有一腔愤恨的少年彻底转变成了冷静、聪明、阴狠毒辣的杀手。杀手学徒乱战这段写的很好,一群十余岁的少年间的血腥杀戮让人想到了《蝇王》。同时荷女这个角色开始登上前台,从配角变为两大女主角之一。荷女冷静沉着,办事滴水不漏,对主角衷心耿耿,几乎就是主角的女版化身。两人合练死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