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学徒(七)


转眼已是秋天,学徒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如期而至。这场音乐会可谓声势浩大,举世瞩目,公开售票十分钟内门票就卖光了。为了保证音响效果,古典音乐厅的观众席位有限。这场音乐会选择了一座近年修建的音乐厅,采用了最顶尖的建筑声学设计,总共也只有三千五百个席位。而且,实质上只有五百个席位是向公众出售的,其它席位早就被众多音乐家、科学家以及各界名流预定了。沈沛由于记者身份获得了一个大后排的工作席位,已经感到荣幸之至。这次演出在全球同步直播,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只好守在屏幕前了。

会场外硕大的海报上,印着学徒弹钢琴的画面。不过这个学徒与沈沛当初见过的那台怪模怪样的机器在外形上大不相同。为了宣传效果,沉思公司与零熵旗下的另一所分公司合作,给学徒换了一个人形的身躯。宣传图中的学徒是个表情严肃的铁皮人,两只大眼睛让人忍俊不禁。在演奏会之前,沈沛对后台工作的王博士进行了一段匆忙简短的采访。王博士对这个机器人外形很不以为然,他觉得人形身体不过是装饰品罢了。不过,大众对这个形象的反响倒是相当好。

沈沛还远远地望见了路璐,可惜没找到机会采访。路璐盛装出席,在人群簇拥中依然闪亮夺目。进入会场后,路璐坐在了最前面的贵宾席。

自从出道以后,路璐忙于表演与练习,已经很久没有听过别人的演奏会了。这次居然是听机器人的独奏,真是难以想象。身为音乐界的代表,路璐今天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观众,事后她必然有责任点评这场历史性的表演。学徒的水平究竟如何,今天终于能一见分晓了。

学徒登场了,迈着机器人式匀速平稳的步伐。它走到钢琴前,向着观众深鞠一躬,然后转身坐下。它的动作略显滑稽,隐约可以听见人群中轻微的笑声。当它抬起手来,做出准备演奏的架势,全场立即肃静下来。

路璐想起自己第一次在观众面前独奏的情形,当时紧张的不得了,以至于没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来。学徒显然比人类稳健多了,毫不动摇地开始了演奏,欢畅、愉悦的音符流泻而出。

第一首是莫扎特的《D大调回旋曲》。这首曲子富有活力,清新舒畅。路璐仔细观察着学徒的动作,它坐姿极为端正,上半身近乎一动不动,只有两只手臂轻柔舞动。路璐注意到它的手掌平铺在琴键之上,高度相当低,几乎贴在琴键上。它细长的手指动作非常细微,收展自如。学徒的整体动作幅度很小,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路璐心想,这机械手指看似纤细,实际上不知有多强大的力量。假使人类也用同样的姿势弹琴,一定达不到同样的按键力度。

一首曲子奏完,紧接下来是舒伯特的《降G大调即兴曲》。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有如潺潺流水,让人舒适慵懒地沉浸在梦幻氛围中。路璐集中精力聆听学徒对情绪的处理,虽然乍然一听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总给路璐一种过于稳健的感觉。路璐看着这个铁皮人,怎么也进入不了浪漫的情绪。后来她干脆合上眼睛,这时感觉像样多了。音符愈加轻柔舒缓,最后悄然结束。

两首曲子过后,音乐厅里响起了响亮而又带有些迟滞的掌声,好像观众们没想好到底应不应该鼓掌。客观来说,路璐认为这两首曲子弹得相当不错,比自己印象中的那个生硬机器弹得更好。表演很完整,音乐的起承转合都处理的很到位。不过,这两首曲子毕竟难度一般,换成优秀的钢琴系学生来弹也都出不了什么差错。学徒真正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第三首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果不其然,热身完后学徒开始拿出真本事了。李斯特的曲子一向以高难度著称,这首就是其中的代表。前半部分「拉桑」节奏略慢,有些沉重的感觉,给人一种带有黑暗的戏剧感。后半部分「弗利斯卡」节奏飞快,音阶跨度非常大,要高速频繁地大跳,是炫技的极佳段落。弹到这一段时,学徒的手指速度快到让人看不清,可还是保持着细小的动作幅度,极为简洁利落。路璐回想起自己当年练这首曲子的情形,每弹完一次手指和双臂都又酸又胀,几遍下来简直要命。而学徒却弹的这样轻松,全似不当回事一样。路璐想起自己曾在访问中说到自己羡慕学徒的技巧,其实何止是羡慕,简直是嫉妒和仇恨。自己从四岁起每天早上五点开始练琴,二十多年来从来不敢停歇。小时候路璐家里贫困,没有空调,冬天里常常冻得浑身哆嗦,夏天则是热到头昏脑涨满身大汗,即便如此也没有一天耽误过练琴。路璐常被人称赞技术高超,是天才少女云云,她自己知道这都是血汗换来的。现如今路璐早已成名成家了,面对《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这样的曲子依然不敢大意。学徒不过是台机器,却能在速度和力量上轻易地碾压人类,达到人类无可想象的境地。这时学徒正弹到华彩乐段,爆炸式炫技让路璐不由得冒出冷汗。一阵狂风骤雨之后,学徒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演奏。

音乐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次没有丝毫的迟疑,所有人都被震撼了。坐在后排的沈沛观察着全场的反应,这真是非同一般的热情。场上的观众未必都对古典音乐有深入了解,这种炫技的曲子则是简单粗暴地展现压倒性的实力,让普通人都不得不佩服。听着不绝于耳的掌声,一瞬间沈沛居然有些怀疑会不会影响学徒的演奏。学徒安静地坐着,直到掌声结束,然后弹起了下一首曲子。

这次是德彪西的《极慢板》。与上一首李斯特的曲子风格正相反,这是一首舒缓迷离的曲子,虚幻又温柔。比起炫技的曲子,这首对路璐的杀伤力反而更大,因为路璐发现自己已经很难把学徒看成是一台机器了。那轻柔的音符春风化雨般融入路璐心理,让她既舒心又困惑。

德彪西这首轻柔简短的曲子只是一个过渡,学徒随即开始演奏肖邦。路璐是以演奏肖邦闻名的,这次独奏会最想听的就是学徒的肖邦。经过之前的几首曲子,路璐潜意识中已经放下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她不再吹毛求疵地寻找机器的漏洞,而是与学徒站在同一位置,细心聆听学徒是怎样弹的,设想换作自己会怎样弹,再将两者进行比较。

首先是《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这首是路璐的保留曲目,自有一番心得。虽然名为谐谑曲,但是其结构之复杂、情感之丰富已经超出了一般谐谑曲的范围,是肖邦的一大创举。这首曲子是典型的ABA三部曲式,A段开头先是一阵急促的如同询问一般的快速音符,随后是典型的肖邦式优美旋律,轻快动人;到B段之后一下子深沉下来,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饱含忧郁思念之情;最后重回A段,风格则变为强而有力,热情奔放。路璐曾经质疑学徒的情感表达能力,可是它弹这首曲子情绪饱满、淋漓尽致,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路璐自忖换成自己恐怕也难以做到更好。

接下来是《降E大调夜曲》。路璐注意到学徒格外擅长沉静的风格,这首平静忧郁的夜曲正适合它发挥。这首夜曲长度简短,难度不高,这种不炫技的曲子往往更能考验演奏者的水平。学徒的演奏细腻到位,平凡中见功夫,简单的踏板都处理的恰到好处。听罢这首曲子,路璐隐隐地体会到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愈发感到学徒不简单。

最后是《f小调第四叙事曲》,这也是上半场的压轴曲目。这是一首大型规模的叙事曲,跌宕起伏、色彩丰富,时而静谧,时而明朗,时而轻柔,时而悲壮。路璐不知弹过多少次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正因为无比熟悉,所以学徒的演奏更加让她震惊。路璐发现学徒对这首叙事曲的演绎全方位地超出自己,无论技术还是情感表达都令她自惭形秽。她一时间心情慌乱,不知所以。

上半场结束了,音乐厅里再次响起轰鸣般的掌声。路璐还沉浸在焦虑的情绪中,整个人木木的。有人在中场休息时过来与她寒暄,她也只好挤出礼节性的微笑来,过后连自己说了什么都想不起来。她偷偷看看前排的钢琴同行,发现一个个都是面如死灰,一言不发。经过这半场的演出,所有音乐家都心知肚明,一个超人诞生了,所有人类钢琴家都只能在学徒面前俯首称臣。

短暂休息后,下半场开始了。下半场的曲目只有一部,就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巴赫的风格讲究平衡、和谐,有着娴熟高深的复调技巧,音符彼此之间精巧地配合呼应,整部曲子宛如宏大庄严的建筑物。如果说学徒之前的演奏在某些细节上还有斟酌的余地,它演奏的巴赫则只有一个词来形容:完美。如此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演奏,让路璐觉得这似乎是天上的音乐。

几个月前路璐还信心满满地批评学徒的演奏水平,难道当初真的听错了吗?路璐反复琢磨,在记忆中摸索。最后她确信,尽管当初只听了一些片段,那时的学徒绝对没有如此高超的水平。自己或许会潜意识地低估机器的演奏,可是绝不会相差到这种程度。路璐忽然想到接受采访时记者所说的话,学徒无时无刻不在自我训练、进化,很可能是在数月之间提高到了现在的程度。路璐心中一懔,几个月的提高超过人类几辈子了,谁知道将来还会进化到什么样子?

短短几分钟内,路璐的心情从恐惧到绝望,又由绝望到放弃,最后只剩下一望无际的伤感。路璐不由得心想,完了,真的完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努力一瞬间就被抹杀了。如果一台机器可以轻易地弹到这么好,人类钢琴家还有什么价值呢?从古至今,好多职业由于技术的发展被淘汰了,人工智能的出现更让大家人心惶惶。路璐一直觉得,或许人工智能会淘汰掉流水线工人、驾驶员、收银员,但是艺术家绝对是永存的。很显然,她想错了。

伴随着巴赫美妙的音乐,路璐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了,她决定有尊严地接受现实。她抛开脑中一切杂念,全神贯注地聆听每一个细节。她用专业的眼光,分析学徒的高明之处。路璐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学琴的状态,诚心诚意地向这完美的模范学习。路璐近年来觉得自己到了平台期,现在一下子发觉还有这么多东西要学、要练,不由得兴奋起来,难以压抑跃跃欲试的心情。之后路璐又把心态调整为欣赏者。作为一个艺术家,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人,面对这样美好的音乐,怎么会想那么多世俗的琐事呢?路璐回归了音乐家的本心,全身心地去感受音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她的双眼已经充盈了幸福的泪水。能听到这样的音乐,真好啊。

整场音乐会就这样结束了。散场后路璐被记者们团团围住,镁光灯闪个不停。沈沛正在其中,他连忙发问,路璐对这场音乐会有什么感受。路璐只说了一句话:「我很感动。」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黑暗的宇宙:读刘慈欣的《三体全集》

第一次读《三体》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三体》在科幻圈子里已经非常出名了,不过还没有进入大众视野。我读完第一本后印象一般,就没继续读下去。转眼十年过去,《三体》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俨然成为新世纪头二十年里最成功的中文通俗小说。不仅国内互联网总提到《三体》,身边的外国朋友中也不乏《三体》书迷,搞得没读完全书的我似乎成了异类。为了搞懂「黑暗森林」「降维打击」,我终于花了一个星期,把三部曲从头到尾看完了。 三体 简单来说,三体系列讲的是地球与外星之间的星际战争。这题材算得上复古,《三体》的内容与风格都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经典科幻小说。 书中的外星人来自太阳系四光年之外的三体世界,这里有三个「太阳」。三个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著名的三体问题,也正是这套书标题的由来。现在已知三体问题是无法精确求解的,三个太阳的运行轨迹没有规律,这给三体人所在的行星造成极其严酷的生存环境。过于靠近或过于远离太阳都是致命的,三体文明被毁灭了无数次,还有彻底坠入太阳的潜在危险。小说中借由电子游戏的形式,模拟了三体文明反复诞生与毁灭的过程。虽然听上去很复杂,其实不过是在说:外星人处于水深火热中,有强烈的移民外星的意愿。把三体问题换成其它危机,比如太阳衰败,这个故事同样成立。直到有一天,三体星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号,发现地球是宜居星球,决定侵略地球。 考虑到三体人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而且拥有远超地球文明的太空科技,我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不主动寻找移民星球,而是被动地监听信号。能不能收到外星信号纯属偶然,而且按照书中的宇宙观,这信号很可能具有欺骗性,回复信号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太阳系是距离三体世界最近的恒星系统,没理由不主动勘测。对比一下,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发星,也就是小说中三体世界的原型,已经在科幻作品中被觊觎无数次了,三体人没理由从未关心过自己的邻居。 以三体人的科技水平,需要450年才能抵达地球。经过漫长的450年,没准到时候地球科技已经超过三体人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体人制造了「智子」来封锁地球科技发展。 智子是小说第一部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科幻设定,也为后来两部埋下伏笔。智子是一颗高维空间的质子,在二维空间展开后雕刻成智能计算机。按照书中的说法,从高维降到低维会「变大」(不妨想象一瓶墨水,变成二维——涂在纸上——会拥有庞大的面积)。一颗质子从九维降到二维,其面积足以包覆整

豆瓣阅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写作网站中的清流 在青春年少、懵懂无知的时候,我怀揣着纯真的文学梦想,打算为自己的文字寻找一个理想的归宿。不矫情了,简单说来就是攒了几篇伤春悲秋的文章,想要找个地方发文。身为计算机专业人士,第一反应当然是搭建个人网站。不过博客早就退流行了,连大公司的博客平台都撑不下去,个人网站更没有流量,所以我还是想要发到大网站去。大陆热门的写作网站主要分成两类: 一是起点、晋江这类网络小说网站,主流题材是修仙、穿越,要把读者当大爷伺候,爆肝日更才有人气,停更还要跟读者写请假条; 二是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这类自媒体平台,热门文章基本都是「震惊!XX居然是XX!?」「你不知道的十大XX!!」「十个看完,九个都哭了的XXX」。 不用想也知道我与这些网站水土不服。正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豆瓣阅读,立马眼前一亮! 豆瓣阅读是一个电子阅读平台,作者可以出版自己的原创电子书。不要担心不懂电子书制作,作者只要投稿就好,网站有专门的编辑负责审稿,还有美工帮忙做封面。作者还可以开专栏,付费订阅制,连载完结后可以直接作为电子书出版。 豆瓣阅读一开始主要推广两三万字的中篇小说,包括幻想、悬疑、文艺、历史等类型,同时也有不少散文专栏。豆瓣阅读定期举办征文大赛,不仅有奖金拿,还有机会出版纸质书和售卖影视版权。 要知道,大陆盗版非常猖獗,读者根本没有电子阅读付费的习惯。豆瓣阅读逆潮流而行,我相信他们一开始时是真心想要开拓市场,挖掘作者。在浮躁的大环境下,当年的豆瓣阅读真算的上是一股清流了。 我当机立断开了专栏,感觉自己就要出书成名了,想想还有些小兴奋呢! 埋葬文字的坟墓 可惜好景不长,我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咦?我的专栏怎么没人看? 何止我的专栏没人看,是整个网站都没几个读者啊!豆瓣阅读是一个典型的作者比读者多的网站。现在打开豆瓣阅读首页,还用大字标着「XX位作者正在豆瓣阅读写作」。当年好像两三万人,现在作者已经超过十二万了。请问,这么多人都忙着写作,做着赚钱成名的美梦,读者又在哪里? 表面上看,豆瓣阅读背靠着豆瓣这座大山,应该不愁没用户。然而豆瓣用户群体是割裂开的,记录书影音的,混豆瓣小组的,在豆瓣阅读码字的,根本不是同一群人。而且豆瓣不知脑子搭错了哪根筋,好像还嫌用户不够分裂,连APP都分成了好几个。 总而言之,豆瓣阅读超级冷清,连首页热推的作品都没几个人看。在豆瓣阅读出电子书,只有在新书首月免费

读冰临神下的《死人经》

武侠小说衰落已久,老一辈武侠名家「金古梁温黄」中四位已经作古,硕果仅存的温瑞安也好多年没出过新书了。名噪一时的「大陆新武侠」同样归于平淡,成了明日黄花。在一片萧条的环境下,每当在网上聊起武侠,我总能看到有人提起《死人经》,称赞其为近年来罕有的武侠佳作。我起了好奇心,花大概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死人经》的第一卷《杀手少年》,聊聊想法。 这本书开头部分写的一般,主角惨遭灭门报仇雪恨这种故事实在太老套了。而且文字很平淡,人物对话写的尤其不好。写对话很考验作者的笔力,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死人经》里人物讲话差不多都是一个调调,而且偏书面语,给人感觉有点不自然。戏剧性强烈的地方、角色们互撂狠话时还成,日常对话就有些别扭。 很快地,这本书出色的情节就挽回文字上的那些小缺点了。主角被强盗掳走、卖到仇家金鹏堡里当奴隶,这时好戏才正式上演。主角在石堡里命悬一线,时刻处于危机之中,又处心积虑报仇,这段无论情节、风格、手法,明显是借鉴古龙的《白玉老虎》,专门培养杀手的金鹏堡几乎就是唐门的翻版。如同《白玉老虎》一样,《死人经》成功地渲染出压抑紧张的氛围,让读者时刻为着主角的将来提心吊胆。复仇故事讲究先抑后扬,主角前期越惨,后期复仇才越痛快。主角每天扛死尸,受虐待,自身无比弱小,处在石堡最底层,在绝望中拼命挣扎。主角陷害遥奴走火入魔、暗杀认识自己真实身份的杀手,随后被雪娘挟持,被设下三年内走火入魔的死亡期限,这一系列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迭起,写的特别好。读到这里,很惊讶于作者情节编排的老练,逐日连载的网络小说能维持这样稳定的质量真的很难得。雪娘教主角武功,让他和石堡千金上官如比武,这段明显是化用自《鹿鼎记》。主角落悬崖、奇遇大鹏鸟获得武功秘籍这段勉强算是俗而有力吧,武侠小说的主人公总是难逃落悬崖的命运。之后盗宝这段把之前的种种戏剧冲突一起引爆,处理的干净利落。 主角当上杀手学徒之后,故事陡然一变。虽说主角仍处在危机之中,却由被动转向主动。之前是受命运摆布,想放弃复仇也逃不掉,这时却开始主动出击了。主角从当初只有一腔愤恨的少年彻底转变成了冷静、聪明、阴狠毒辣的杀手。杀手学徒乱战这段写的很好,一群十余岁的少年间的血腥杀戮让人想到了《蝇王》。同时荷女这个角色开始登上前台,从配角变为两大女主角之一。荷女冷静沉着,办事滴水不漏,对主角衷心耿耿,几乎就是主角的女版化身。两人合练死人经